。。。
状态储存信息:
用于代码实现的中间变量以及可以被人机界面读出的状态变量等
把以上信息都整合到一个类中,并尽量使类的参数标准化。不过,同高级编程语言还是曾在一些差别,针对Step7,应该遵循的标准是:程序结构由FC实现,对象控制由FB实现,如下的一种结构体系(其电气结构来自上面的介绍):
这只不过是一个粗略的PLC程序架构体系,好的架构应该更完善和科学。
3、 规划好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的定义相当重要,并尽量统一这些结构,不要顾虑存储空间,当今的PLC内存足以容纳大量的数据。说明一点的是在Step7中尽量不要在类的外部定义数据结构(UDT),而是在类里面定义,虽然会造成不同类中同一结构的重复性定义,但却提高了类的独立性。
三、 优越性
1、 标准化
使用这种设计模式,可以将程序设计分为两个阶段,即标准库、基本架构开发,以及实际应用层面设计。其中标准库、基本架构是制定程序标准化的基础,而应用层 设计是针对具体的控制工程编程,这样可以把程序设计人员分成两类,一类是标准开发,由资深程序员负责,一类是应用设计(其中程序调试规划到应用设计),由 经过标准化培训的一般程序员完成,通过这种分配就可以解决中国工业自动化中面临的尴尬局面。传统的中国控制工业,一个程序设计由一个人完成,这样他还必须 负责现场调试,而拥有丰富经验的程序员一般是三十岁后,这时他已经成家,而显然长期出差对家庭不利,很多优秀的程序员为了家庭考虑不得不改行,要么转到管 理岗位,要么去制造工厂搞设备维护,这是资源的严重流失。毫无疑问,使用以上的设计流程,我么可以让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搞标准库和架构的设计,而让刚踏入这 个行业的年轻人搞应用设计和调试,这不仅可以让老程序员继续他自己的工作,而不影响家庭,也可以让年轻的程序员参入现场调试,培养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 收入。
这可能让某些人士担心,认为年轻的程序员可以参加现场的调试吗?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标准化支撑的程序不仅年轻的程序员编不出来,而且现场调试会问题多多。但有了好的标准化后,一年半以上工作经验的程序员就应该能够独立面对自动线。
PLC中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就是黑匣子编程,针对Step7,我们使用FB去实现每一个对象的控制,控制逻辑、报警处理、信号交换全在FB中,对于应用 设计人员,不需要明白里面的代码实现,只需要了解该FB的功能以及如何使用好它就行,这样对于应用程序人员的编程能力要求大大降低,对于编程只不过是遵循 架构,拷贝代码,改变输入输出条件而已。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PLC程序,plc技术 - PLC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