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第一天专业知识的很多内容出自 《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 和《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但是不需要全部都看,是有重点的。
案例考试复习经验:
第二天为案例题,上午25道必答题,下午选答25道题(下午一般有40题,选答其中25题就行)。满分是100分,上下午合并计分,60分通过。
第二天的专业案例题主要出自《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和《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等。我复习的时候是按照真题来,一题题搞懂。手册基本上没有专门看过,都是在做题过程中熟悉,在真题上每道题上表明依据出处,方便查找。可能单纯看书理解不了的东西放到实际工程中就理解了,也明白了图纸上每一笔的真正含义,这种感觉非常好,也坚定了我考试的决心,考试的目的不是那一指空证,而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的态度。
G考生经验谈—58岁过注电的老家伙,贡献点笨经验
文革过来的人,基础差。虽一辈子从事电气行业,但不是专门干设计的。大纲十五章中涵盖的内容,有些领域的知识是陌生的。例如电气传动分直流传动和交流传动;不是电力部门从业的人,不可能实际接触到高电压、大系统;干强电的人,不可能在弱电领域、计算机控制、通讯、网络、电视广播方方面面都那么精通。怎么办呢?只有全面地多看书,多做习题,重点攻关,一遍遍强制性记忆。
我连续考了四年,以两分之差被专业案例坑了两年,以三至五分之差被专业知识坑了两年。个中的痛苦不必说了。我这个年纪也只是为荣誉而战。年轻的同行们不会像我这麽笨的!
四年下来,07年第一次参加考试,刻苦地啃了三个月的书,那时手头资料很匮乏,懵懵懂懂;第二年算是打下了一些基础,但欠火候;第三年对大纲要求的知识应该是把握的较全面了,火候也到了,但是 …… 第四年总结了一下,为什么在选择题上吃亏呢?还是手头规范资料不全,又把规范汇编买了一整套,从上半年就开始逐页地翻规范,考前两个多月再把专业案例知识巩固一遍,才得以通过。
所以我要对年轻的朋友们说,你们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考试时即使运气差一点,至多花二至三年的用功,一定可以如愿通过。
最后说说考试当天。首先大家一定准备一个结实的大皮箱,手册规范一定要找全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条文标记出来,把重要的条文说明页数标在正文中,便于查找。把手册中计算相关联的地方做上标示,该折上的折上。
对于时间分配这点很重要,一定要在考试前拿准自己什么时间段做到什么程度,坚决避免时间不够引起的悲剧,因为是第一次考专业,我第二天上午就是因为时间耗费太多导致3道题没做,其实这3道题都会……一定要给自己留出涂卡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