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点击数:7153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0:32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经验交流
主通讯控制器与其它公司产品的通讯一般采用RS232、RS422/485接口,常用速率有1200、 2400、4800、9600bps。RS232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是15m,若超出此距离或考虑增强可靠性、以及抗雷击和抗干扰能力,则应每对RS232接口配置1对光电隔离长线收发器。由于近年来光电隔离长线收发器的技术发展和大量使用,其价格已比较便宜,连接设计也越来越方便,对仅使用2(TXD)、3(RXD)、5(GND)三个信号线的RS232接口一般仅需要4根线两端压接连接即可,对线的介质无特殊要求。由于加装光电隔离长线收发器可明显减少误码率和意外损外,并有较好的抗雷击能力,能有效提高RS232接口的可靠性,所以我们建议用户在每对RS232接口均配置1对光电隔离长线收发器,包括对调度中心通讯采用微波通道、光纤通道时,主通讯控制器与微波机、光端机的RS232接口。
子系统内部产品的信息管理
子系统内部产品的信息管理,即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场级通信,主要解决各子系统内部各装置之间及其与通讯控制器(管理机)间的数据通信和信息交换问题,它们的通信范围是变电站内部。对于集中组屏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来说,实际是在主控室内部;对于分散安装的自动化系统来说,其通信范围扩大至主控室与子系统的安装地,最大的可能是开关柜间,即通信距离加长了。
常规远动RTU因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相对较少,实时性能很好地达到有关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并满足电力调度的需要。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量大大增大,为保证实时性,对现场通信网络的速度及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现场通讯网主要有:RS485、CANBUS(控制局域网)、LONWORKS(局部操作网)。其中CANBUS网络由于具有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多优先级、多主节点、通讯距离远(5KBPS/10KM)、速率高(1MBPS/40M)等特点,同其它通讯网相比具有较大优势。站内通信网一般采用电缆作为通信介质,根据我们的经验,CANBUS网络推荐采用铠装屏蔽电缆作为通信介质,材料方便获取、连接可靠性高,并经多年现场应用验证可满足应用要求。
90年代以来以太网技术进一步发展成熟,以及近年来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以太网的出现,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提供了实现现场通讯网的心途径。目前国外一些著名公司已经将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应用于最新推出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如GE公司的UR系列通用微机保护装置、GE-HARRIS公司的D25测控装置、以及ABB公司的R580间隔控制装置。国内综自厂家也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并已在面向220kV及以上变电站的高压监控装置中实现。但应该指出,嵌入式以太网协议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统一,虽然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已提出UCA嵌入式以太网通信协议体系(现在为2.0版本),但为世界范围厂家希望共同遵从的IEC 61850规范迟迟未最终定稿,所以目前不同厂家的产品无法实现同网互联。另外嵌入式以太网技术比较复杂,现在还未完全成熟,国内国际上各保护厂家对嵌入式以太网在保护装置的应用模式和传输模式上还存在一些分歧,对其复杂性是否会影响保护功能还存在疑虑,所以国外部分保护厂家新研发的保护产品采用两CPU板独立实现保护和嵌入式以太网功能,而国内厂家在保护装置上实施嵌入式以太网技术还比较谨慎。
上一页 [1] [2] [3] [4] [5]
本文关键字:变电站 经验交流,电工技术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