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经验交流互联电网保护误动行为分析 正文
互联电网保护误动行为分析

互联电网保护误动行为分析

点击数:7160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3:1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经验交流

从上图可以看出,鸡氮线末端发生三相短路时,鸡氮线上311号开关限时过流保护在t=1.0s时动作,切断了故障线路,若不计系统负荷的影响,此后流经300号开关的电流为零,不会引起300号动作。但是,300号开关却在t=1.5s时动作跳闸,因此,必须分析系统的机电暂态过程。
4 互联电网机电暂态过程对保护的影响
为了分析保护在系统机电暂态中的动作行为,首先对系统进行机电暂态分析,为此设计了一个系统机电暂态(功角特性曲线)分析软件。实际系统的运行经验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失去暂态稳定的过程发展比较快,通常根据扰动后1-2s(即第一个摇摆周期)或几秒钟(开始几个摇摆周期)内发电机转子间相对角度变化情况,便可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程序采用改进欧拉法实现机电暂态过程计算,其程序流程图如图6所示。

基于上述流程图,用Delphi 4开发系统机电暂态分析软件。该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把系统稳态分析(即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次暂态电势,初始功角等作为初始数据输入,再根据系统故障情况绘制出从系统发生故障到任意时刻的发电机功角特性曲线和电流变化曲线,从而可从曲线的走势判断系统是否稳定以及分析保护动作行为。
应用以上编制的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分析软件,绘制110kV鸡石湾变电站35kV鸡氮线311号开关过流保护在t=1.0s动作跳闸后,各种不同的初始功角所对应短路后系统的功角变化曲线以及对应的电流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

如图7所示,当鸡氮线末端发生三相短路后,110kV鸡石湾变电站35kV鸡氮线311号开关过流保护在t=1.0s动作跳闸后,系统中振荡电流的变化情况。由于等值发电机与系统的功角相对值d发生变化,而引起系统中有振荡电流I产生和变化,虽然由图8可知系统振荡若干周期后就会被拉入同步,但它可能会导致保护误动。当t=1.0s时,振荡电流I=1089A大于300号开关过流保护的整定电流,300号开关过流保护不会复归,并且在t=1.0-1.5s期间振荡电流I始终大于700A,即大于300号开关过流保护的整定电流,当t=1.5s时由于300号开关过流保护的整定时间tzd =1.5s,300号开关过流保护就动作。因此,引起300号开关过流保护动作的根本原因是系统切除故障后,由于等值发电机与系统的功角相对量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振荡电流。
5 改进的措施
互联电网发生故障时其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过程共同决定了保护的动作行为,根据系统的暂态特征,通过分析系统处于最恶劣的情况下,即线路始端发生三相短路时,系统中振荡电流的变化情况,可采取减小311号开关保护的动作时间、延长300号开关过流保护的动作时间或增大300号开关过流保护的整定电流等措施来改进保护动作行为。除此之外,可以采用检测突变量原理构成的新型微机保护,其从原理和实现方式上可避免系统振荡电流对保护的影响,保证电网中保护动作的正确性。
6 结论
本文从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两个方面分析了内江电网鸡石湾变电站300号母联保护多次误动作而不明原因的实际情况,通过详细的计算得出了鸡石湾变电站出线保护动作时间与母联开关保护整定时间和整定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找到了该保护多次误动的原因,为解决该保护经常误动问题提供了定量依据。本文所提方法和编制的软件适用于互联电网的保护行为分析,能够有效地进行较准确的定量计算,具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
[2] [加拿大]H.W.Dommel著,李永庄,等.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计算理论[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3] 华中理工大学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1981.
[4] 黄焕琨,李菊.计算机继电保护系统.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5] 杨奇逊.微机继电保护基础.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6] 程小平.电网变化对电流继电器影响定性分析[J].继电器,2000, 28(2):4-6.
[7] 李华强.计算电网电流保护保护范围的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12):42-44.
[8] 程小平.电网结构与配合系数关系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9):52-55.
[9] 秦立军.微机化保护测试装置中复杂系统暂态仿真软件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1996,5(7):30-32.
[10] 朱晓华.继电保护整定中的短路电流计算问题[J].电网技术, 2000,24(10):19-21.
[11] 高洵.电网交流互联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J].电网技术,2000,24(6):22-26.
[12] Marti J R,Linares L R.Real-time EMTP-based transient simu-lation[C].In IEEE Summer Meeting on PWRS.Vancouver(Canada):1993.
[12] Jampala A K,Venkata S S.Adaptive transmission protection:con-cepts and computational issues[J].IEEE Trans on PWRD,1989,4(1).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经验交流电工技术 - 经验交流

《互联电网保护误动行为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