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经验交流接地环节误操作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正文
接地环节误操作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接地环节误操作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点击数:7104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5:44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经验交流
变压器三侧的配电设备,普遍存在接地环节的闭锁互不联系,各自为战的现象。站在各侧设备的局部立场上闭锁似乎是完善的;但是在系统中站在主变压器的立场上这些各自为战,互不联系的闭锁装置则根本不能满足三侧接地双防原则的闭锁要求。
3.4.5当110KV 侧的配电设备采用组合电器时,所有断路器、隔离开关及接地刀均处于密闭的腔体内,其操作顺序的闭锁采用电气联锁的方式,其内部闭锁自成体系,与其他两侧的配电设备在闭锁上没有任何联系。
3.4.6  35KV或10KV侧的设备采用手车柜及中置柜时,开关手车的进入和退出,地刀的分合皆采用"摇把式"操作机构,对摇把孔的闭锁难度较大.一般未装设之有效的闭锁,难以满足三侧接地的要求.特别是主变同侧的接地刀与中置柜的地刀为同一地刀时,地刀合闸的条件不但与本侧开关柜中的开关手车位置有关,还与其他两侧隔离开关和开关手车的位置有关,而且还要与之形成可靠的互锁关系,再加上地刀的操作是用摇把插入操作孔作900 的旋转分合地刀,所以闭锁的难度很大,无怪乎一些从事变电站管理的防误专业人员发出这样的感叹:谁能完善的解决变压器的三侧接地问题,谁的闭锁就是全国最高水平!
3.4.7从上述对三侧地刀的要求和闭锁的难度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闭锁装置如果存在“走空 行程”现象,不具反向闭锁功能,尤其是属于提示性闭锁的编码挂锁,根本不能满足主变三侧接地的闭锁要求。目前在变电站中所装设的此类闭锁都起不到当操作人员失误时能有效地阻止误操作事故发生的作用,因而是形同虚设。
鉴于上述情况,有的电业部门把研究各种不同类型设备组合时主变三侧接地闭锁问题作为一项研究课题来做是十分必要的。
 3.5母线接地的闭锁存在的问题最多
3.5.1母线地刀要与连于该母线上所有进出线回路发生横向闭锁关系。不具横向闭锁功能,或横向闭锁功能不可靠的闭锁装置不能在母线接地环节中应用。
3.5.2在大型变电站中特别是在双母线带旁路的结线变电站中,连于母线上的回路多达十数条。母线地刀与母线侧隔离开关之间的闭锁关系要全部满足双防原则的要求,其中任何一条回路存在漏洞、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两种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3.5.3编码挂锁在复杂结线的地刀闭锁环节 最容易由于走空行程及无可靠的反向闭锁而导致两种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3.5.4由于在微机闭锁中,模拟盘上的模拟图位置与现场刀闸的实际位置不一致,也可能导致误操作事故发生(江西虎岗220KV变电站发生的带地刀合闸送电事故便是由于这一原因而发生的)。
3.5.5在110KV以上的大型变电站中,上世纪90年代前后广泛采用电气联锁和电磁锁的闭锁方式,在接地环节的闭锁中,由于要在电气联锁的电路中串入很多的辅助触点,而辅助触点在长期的恶劣环境中极易发生触点锈蚀引起接触不良,或者是电磁锁的线圈受到潮湿而丧失绝缘能力,所以闭锁电路的可靠性受到威胁。有的变电站已将电气联锁和电磁锁弃置不用,于是地刀环节便处于无闭锁状态。在复杂回路中进行停送电操作或倒闸操作的人员,最容易发生失误而导致误操作事故发生。
3.6 变电站进出线所装设的线路地刀由于其闭锁最不完善,两种误操作事故都可能发生。
3.6.1线路地刀只与本线路隔离开关有机械互锁关系,而另一侧的隔离开关远在数十上百公里之外的另一个变电站中。目前的闭锁技术尚无法测知远方隔离开关的分断情况。因此尚不能按线路地刀的双防原则设置闭锁装置。
3.6.2一般程序锁和微机编码挂锁和固定编码锁都只能实现按给定的顺序进行解锁操作,不能接受和检验高压带电信号,所以线路接地环节极可能发生带电合接地刀的误操作事故。
3.6.3为了防止带电合接地刀的事故,在线路入端安装了非接触式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是一种辅助性的闭锁措施。该装置只具有单一的验电功能,当线路上有高压电时能将地刀闭锁,但不能防止对端地刀未拉开时带地刀合闸的误操作事故发生。
3.6.4在手车式开关柜、中置式开关柜中普遍存在着当开关手车拉至实验位置时,即可合地刀的问题。这在进线柜、双回路供电的馈电系统中往往会发生带电合地刀的事故,因此必须在出线端安装高压传感器进行验电,并通过电磁锁闭锁地刀,使地刀的合闸条件变为手车拉出至试验位置且出线端无高压电时方可合闸。
3.6.5 新出厂的开关柜,虽然普遍在出线端装了高压传感器但大都是作为提示性验电,未能对地刀的合闸实现强制性闭锁,不能防止带电合地刀的误操作事故发生。
4.按双防原则选择接地环节的闭锁装置
4.1满足接地环节闭锁的双防原则闭锁装置必须具有以下的性能:
锁具应是固定安装,强制闭锁,正反向闭锁都成立。
锁具的操作到位与机构的操作到位相一致,不存在“走空行程”现象。
锁具的解锁应是“依顺序、按条件”进行,能接受高压带电信号。
闭锁装置的功能要由锁具自身的机构来实现,不能以组织措施代替或弥补技术措施的不足。
4.2不满足上述性能要求的闭锁装置,在正常情况下不发生误操作的原因是“两票三制”在起作用,即所谓“组织措施弥补了技术措施的不足”,“人的正确操作,掩盖了锁具本身的问题及缺陷”。一旦组织措施出了问题,操作者发生了失误,闭锁装置的问题和缺陷便得以暴露必然会导致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4.3 联动闭锁装置(包括常规联动锁和微机联动锁)是按照闭锁装置应遵循的原则和技术要求研制成功的创新型的闭锁装置,能全面满足接地环节的双防要求和其他五防要求,从而使变电站达到系统防误和整体闭锁的水平,有效的防止五种恶性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经验交流电工技术 - 经验交流

《接地环节误操作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