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F6实际动作分析
2001年,F6发生18次故障,其中1次永久故障如下:
调度端记录:
Jun 12 2001 18:10:12.238 江村站 F6零序过流动作
Jun 12 2001 18:10:17.353 江村站 F6一次重合动作
Jun 12 2001 18:10:47.659 江村站 F6零序过流动作
Jun 12 2001 18:13:45.657 江村站 F6二次重合动作
分析:F6第一次跳闸后,5.115s第一次重合;
F6第一次重合后,30.306s第二次跳闸;F6第二次跳闸后,177.998s第二次重合。
判断:从第一次重合与第二次跳闸之间的时间差30.306s,故障点应在⑤区间,如果是永久故障,柱上开关D被闭锁。
结果:经实际查线,发现双雅联#09-1杆B相避雷器爆烂(双雅联在水沥支#02杆),柱上开关D被闭锁。
结论:分析与线路查线结果相符。
5 结论
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江村站F6电压型馈线自动化达到设计要求,积累了运行经验。试运行中,发现第二次重合闸、重合闸充电时间180s太长,不利于迅速恢复供电。
第二次重合闸、重合闸充电时间180s,是为了二次重合闸失败后,10kV馈线开关动作时间范围在开关额定操作循环之内;避免最靠近永久故障点的柱上开关闭锁失灵时,造成10kV馈线无限次重合,也间接决定线路上柱上开关台数。在实际应用中,辐射网安装8台柱上开关,开环网各安装4台,已满足需要,即全线送电时间8×7=56(s)。而开关额定操作循环(0~0.3s~CO~180s~CO)标准制定的背景是针对少油开关的,真空开关额定操作循环可以采用60s。60s也大于馈线开关弹簧操作机构的储能时间。改为60s后,10kV馈线电磁型保护可以采用许继的ZSC-4三相三次重合闸继电器,因为其第二、三次重合闸时间只有2~99s。
对于10kV馈线真空开关,广州局现将第二次重合闸、重合闸充电时间改为60s,并采用开环网的电压型馈线自动化,在10kV架空线路上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刘健,倪建立,邓永辉.配电自动化系统(第一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1.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经验交流,电工技术 - 经验交流
上一篇:和谐电力建设需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