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测量时,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油温应与环境温度一致,一般允许相差±5%。
(5) 应在特定时间段的允许时间差范围内,尽快地读取测量值。为使测量误差不高于±5%,读取R60S的时间允许误差±3S,而读取R15S的时间不应相差±1S。
(6) 高压测试电源非理想电压源,重负荷(被测试品绝缘电阻值小)时,输出电压低于其额定值,这将导致单支路直读测量法兆欧表测量准确度因转换系数的改变而降低。这种改变因兆欧表测试电源负荷特性不同而异。
(7) 不同动态测试容量指标的兆欧表,试验电压在试品上(及采样电阻上)的建立过程与对试品的充电能力均存在差异,测量结果也会不同,使用低于动态测试容量指标门限值的兆欧表测量时,由于仪表存在惯性网络(包括指针式仪表的机械惯性)导致示值响应速度较慢,来不及正确反映试品实在绝缘电阻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在测试的起始阶段,电容充电电流未完全衰减为零,更会使R15S和吸收比读测值产生较大误差(偏小)。
(8) 试品绝缘介质极化状况与外加试验电压大小有关。由于试验电压不能迅速达到额定值,或因兆欧表测试电源负荷特性不同导致施加于试品上试验电压的差异,使试品初始极化状况不同,导致吸收电流不同,使缘电阻测量的示值不同。
(9) 国外某些兆欧表的试验高电压连续可调,开机后先由零调节至额定值。兆欧表读数起始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高压达到额定值时间的不确定性,使试品初始极化不同,也将引起示值间的差别。
(10) 不同兆欧表现场干扰的敏感度和抵御能力不同,对同一试品的读测值会存在差异。
(11) 数据随机起伏的常规测量误差和兆欧表方法误差不同等引起示值间的差异。
(12) 介质放电不充分是重复测量结果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试品充电吸收电流与其反向放电电流对应和可逆的特点,若需对同一试品进行第二次重复测量,第一次测量结束后的试品短路放电间歇时间一般应长于测量时间,以放尽所积聚的吸收电荷量,使试品绝缘介质充分恢复到原先无极化状态,否则将影响第二次测量数据的准确度。为使被试品上无剩余电荷,每一次试验前也应该将测量端对地短路放电,有时甚至需时近1小时,并应拆除与无关设备间的联线。总之,同一试品不同时期的绝缘测量,应采用相同的试验电压等级和接线方法,并尽可能使用同一型号或性能相近的绝缘电阻表,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可比性。
(13) 最后还应特别强调选用动态测量准确度较低和高压测试电源容量较低的仪表,由于电容充电电流尚未完全衰减为零,以及仪表示值不能准确地实时跟随试品视在绝缘电阻值的变化,读测R15S阻值偏低,出现较大误差,导致试品吸收比测试值虚假偏高,应引起测试人员特别重视。这也可能是各种型号高压兆欧表测量同一试品时吸收比读测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由此也说明吸收比判比指标不及极化指数科学和客观。 12.高压兆欧表的选型
用户可以根据试品特性和试验规程要求选择适用的高压兆欧表,选型的原则主要是兆欧表试验电压等级,输出短路电流和量程范围符合规程要求,较高的动态测量准确度和抗现场干扰能力,使用安全方便,较好的性价比等。 根据测试对象和要求不同,兆欧表大致可以划分为普及型、主导型、和专用型三种,根据电力设备预防和交接试验规程,用于测量试品绝缘电阻的普及型兆欧表试验电压等级500V,1000V。
主导型兆欧表主要测量试品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电压等级为2500V,5000V。专用型兆欧表用于测量同步发电机,直流电机,交流电动机等绕组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有时还要求测量或测算真实绝缘电阻值。 对于容性负载较大的试品,一般选用合适的电压等级和足够大的输出短路电流、绝缘值量程范围大、自动对被测试品放电的兆欧表,否则R15S阻值将会影响较大,而使吸收比测试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如:可选用KD2677,KD2676,DMG2671等) 对于干扰较强的测试现场,应选用指针式兆欧表,因为选用数字显示的兆欧表,其测量数据有较大的跳动,从而无法确认真实的阻值,而指针式兆欧表本身对强磁场干扰比较滞缓(机械表头阻尼作用)即使有影响,指针表头显示也只是有稍微的摆动,示值范围也很直观。如KD2677,KD2676,KD2675等。 对于干扰较小,要求精确测量绝缘电阻值的场合,应选用数字显示兆欧表,因为数字显示兆欧表直观,精度较高,如DMG2671。 对于要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等大容量试品场合,应选用能自动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的智能型兆欧表,如KD2677型。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知识 兆欧表 经验交流,电工技术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