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长潭水电厂 2002-03-18 批准 2002-03-18实施
Q/155-1-02.13-2002
5.3.2.6 只有绝缘操作拉杆损坏,需要更换时,才可以拆下销钉,将绝缘操作拉拆下。如
果没有损坏,则应保留在传动装置上。
5.3.3 触头的更换
决定是否更换触头的标准是根据特氧隆的烧损情况.如果喷嘴内径超过24mm,则所有触头都必须安全更换。
5.3.3.1 上部集流器:请按照下面的说明处理触头表面。
a.铜表面
铜表面必须清洁并避免发生氧化、如果有必要采用无毛布或钢刷清洁。清洁所有的散落颗粒和灰尘。
b.铝表面
用钢刷或砂布擦拭铝触头表面、然后立即用干的无毛布清除触头表面的散落颗粒和灰尘,涂上一套薄薄的凡士林。这些工作应在清洁后五分钟内完成,装配工作应在15分钟内完成,注意:导电膏只能用在连接处;不能用在分断单元内部。
5.3.3.2 自动式压气缸:从下部集流器取出整个自动式压气缸,更换新的自动式压气缸,请按照下面的说明处理触头表面。
镀银动触头表面。用Sctch Britec(一种抛光钞布)轻缓地磨光,用软的无毛布拈溶剂清洁。
5.3.3.3 下部集流器
如果镀银弹性触头的镀银层磨损,则需更换。将弹性触头从他们的槽中拆下,同时按自动式压气缸中的方法处理槽表面,如果特氟隆已损坏,将它更换。
5.3.4 传动装置的修理
擦揩机构室,更换所有的密封圈。用润滑时“s“润滑密封圈,密封圈内的空间,以润滑脂填充。检查两个球轴承,转动球轴承,以使它们的密封圈对气室,安装操作轴,使它穿过内部操作拐臂,且密封圈压入其中有密封圈槽的衬套。要保证密封圈是无损伤地放入槽中的。
5.3.5 脱扣装置的修理
拆下分闸弹簧室上的盖子,记下拐臂在轴上的位置,然后取下拐臂,松开轴承支撑板,从盘簧中取出轴,松开紧固螺钉,从分闸弹簧室中取出盘簧,检查并用“G”号润滑脂润滑所有球轴承,检查弹簧无腐蚀并清洗,用“L”号润滑脂进行盘簧层间润滑。放回盘簧,用规定力矩拧紧螺钉、锁紧矩形垫。安上轴及轴承支撑板,将操作拐臂装回原位。在断路器柱重新装配完毕。连杆系统调校,固定之后,重新安上盖子。
5.4 断路器柱的组装
5.4.1 静密封
在装配断路器柱时,首先要清洁密封表面,清除密封面上的油垢。检查所有密封表面,在放置“O”型密封圈的槽内和其它密封面上,都不能有任横贯的划痕。利用细砂布磨掉细木的划痕。打磨时应顺着密封线方向运动,不要做横向运动。注意:重新组装断路器时,要更换所有的密封件。为了更易地安装密封面和防止密封面腐蚀,采用“G”号润滑脂在密封面和O形密封圈上涂以一薄层。但不要使用过量的润滑脂、以防止其渗入断路器柱内部的法兰表面,以防止湿气进入横柱内和隙间腐蚀的发生。
5.4.2 动密封
清洁并检查密封表面,并按如下顺序安装好:
5.4.2.1 开始组装断路器柱,将操作绝缘拉杆用销钉连至传动装置上。
广东省长潭水电厂 2002-03-18 批准 2002-03-18实施
Q/155-1-02.13-2002
5.4.2.2 将O形圈放入机构箱上相应的槽内。
5.4.2.3 小心地吊起支柱绝缘子,确保不损坏绝缘操作拉杆用螺丝将支持绝缘子固定在机构箱上、用190Nm的力矩,拧紧螺栓。
5.4.2.4 将连有自动式压气缸和法兰的下集流器放在木头上。将两个O型密封圈安在法兰的密封槽上。
5.4.2.5 吊起灭弧室瓷套,确保瓷套下部边缘没有碰到电流器路的螺栓。并用手指扭紧螺栓。
5.4.2.6 检查上部集流器的弧触头与消弧罩是否同心、误差不超过±1mm。
5.4.2.7 将两个O型密封放入法兰下面的槽内,密封圈应涂上润滑脂G。
5.4.2.8 放低上部集流器,调整它动静触头同心。灭弧喷嘴的边缘不能挤压特氟隆塑料上部。集流器到灭弧室瓷套内表面的距离不能小于20mm。可以调整上、下集流器法兰和相对于灭弧室瓷套的位置。调整同心后,以22.5Nm扭紧螺栓。并用79nm的力距扭紧上部法兰螺栓。
5.4.2.9 为了防止触头的污染和氧化,大修后应尽快组装密封好,充好SF6气体。
5.4.2.10 从盒中取出一个新的活性的干燥剂容器,将它放入灭弧室,并用螺栓立即安上防尘盖。
5.4.2.11 立即吊起灭弧单元。拉起压气缸拉杆至完全拉出位置。
5.4.2.12 将两个双密封圈放入法兰下的相应位置。
5.4.2.13 用销钉将压气缸操作拉杆和绝缘操作拉杆连接上,销钉用U形长位。小心地将灭弧单元放在支持绝缘瓷套上,用79Nm的力矩紧固螺栓。
5.4.2.14 从气瓶内向断路柱充以SF6气体、直气压力达到断路器的规定值。用检漏仪或肥皂水检查气密性确保所有的绝缘套管端部连接外和封盖都已密封好。充气时应遵照上面安全条款规程去做。在将断路器从车间运至安装现场之前、将极柱内的压力降至0.125Mpa(绝对值)。
5.5 断路器大修后的测试
5.5.1 功能检测
当断路器充完气体,并进行密封性检验后,检查下列参数:
• 合闸时间 线圈I(有时也作线圈Ⅱ)mS
• 分闸时间 线圈I mS
• 分闸时间 线圈Ⅱ mS
• 合—分时间 mS
检查最低工作电压
• 合闸线圈I(有时也作线圈Ⅱ) √
• 分闸时间 线圈I √
• 分闸时间 线圈Ⅱ √
• 合—分时间 S
注意:在报告中记录以上参数并与技术参数比较。
5.5.2 技术参数
• 合闸时间 线圈I(及线圈Ⅱ) 最大40mS
• 分闸时间 线圈I 19~25mS
• 分闸时间 线圈Ⅱ 19~25mS
• 合—分时间 最大42mS
本文关键字:断路器 电工操作规程,电工技术 - 电工操作规程
上一篇:SN10-10型断路器检修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