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考试油化验员中级题库 正文
油化验员中级题库

油化验员中级题库

点击数:766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7:46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考试
故氧气有剩余. 只能根据氢气的量计算所生成的水。
    (2×22.4):5.6=(18×2):y
    y=5.6×18×2/2×22.4=4.5(克)
答: 在标准状况下, 11.2升氧气和5.6升氢气化合, 能生成4.5克水。


在标准状况时, 100毫升某种气体的质量是0.179克, 试计算这种气体的分子量?


答案:解: ∵ m=V×M/22.4
    ∴ M=22.4.m/V=22.4×0.179/0.1=40
答: 这种气体的分子量为40。


燃烧1克甲烷(CH4)气体, 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放出55.6千焦尔的热量. 试计算燃烧5摩尔甲烷能放出多少热量?


答案:解: ∵ 1克甲烷的物质的量为:
     1÷16=0.0625(摩尔)
    ∴ 燃烧1摩尔甲烷放出的热量为:
     55.6÷0.0625=889.6(千焦)
因此, 燃烧5摩尔甲烷放出的热量为:
     889.6×5=4448(千焦)
答: 燃烧5摩尔甲烷能放出4448千焦尔的热量。


某种待测浓度的NaOH溶液25毫升, 用20毫升1M的硫酸溶液中和后溶液呈酸性, 再滴入1M氢氧化钾溶液1.5毫升才能完全中和. 试计算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解: 设1.5ml 1M KOH溶液中和的H2SO4为x摩尔, 该待测液的浓度为C.则
    2KOH + H2SO4 = K2SO4 + 2H2O
     2       1
  0.0015×1  x
    2:1=(0.0015×1):x
   x=0.0015×1/2=0.00075(摩尔)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2        1
   0.025×C (0.02×1-0.00075)
    2:1=0.025×C:(0.02×1-0.00075)
     C=2×(0.02×1-0.00075)/0.025=1.54(摩尔/升)
答: 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4摩尔/升。


质量为125克的CuSO4.5H2O, 它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与多少克无水硫酸铜的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解: 设与x克无水硫酸铜的物质的量相等. 则
     125/250=x/160
      x=125×160/250=80(克)
    125克CuSO4.5H2O的物质的量为
     125÷250=0.5(摩尔)
答: 质量为125克的CuSO4.5H2O的物质的量为0.5摩尔, 与80克无水硫酸铜的物质的量相等。


欲配制10%甲醇水溶液900毫升, 需要90%的甲醇和水各多少毫升? (题中的百分数均为体积百分数)


答案:解: 设需要90%的甲醇x毫升. 则
    900×10%=x×90%
     x=900×10%/90%=100(毫升)
需要的水为:
    900-100=800(毫升)
答: 欲配制10%甲醇水溶液900毫升, 需要90%的甲醇100毫升; 水800毫升。


反应中某反应物的浓度是2mol.L-1, 经过20分钟后, 该反应物的浓度为0.18mol.L-1. 计算该反应的平均速度?


答案:解: V=(2-0.18)/20×60=1.667×10-5(mol.L-1.S-1)
答: 该反应的平均速度为1.667×10-5mol.L-1.S-1。


$简答
电力用油质量不合格会造成哪些危害?


答案:电力用油质量不合格会造成的危害为:
(1)加速油品劣化;
(2)造成用油设备的腐蚀;
(3)油路堵塞, 可能造成严重事故。


何为油品的抗氧化剂? 它为什么能减缓油品的氧化?


答案:能改善油品抗氧化安定性的少量物质称为油品的"抗氧化添加剂". 简称"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分为抑制剂和分解剂两类, 它之所以能减缓油品的氧化, 关键是抑制剂能"吃掉"活性自由基; 分解剂能终止氧化的链锁反应。


简述变压器油产生障气体的原因和特征?


答案:原因: 当变压器内部发生各种过热性故障时, 由于局部温度较高, 可导致热点附近的绝缘物发生热分解(即热解)而析出气体. 绝缘物的放电能量对变压器油分解时产生的气体组分有一定的影响。
特征: 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 热解气体中各组分出现的顺序为, 烷烃→烯烃→炔烃. 受热时间愈长气体的相对含量就愈大. 绝缘物的放电能量较低时, 产生的气体中H2含量较多, 其次为CH4、C2H4等低分子气态烃。


怎样进行油品腐蚀试验的结果判断?


答案:(1)在铜片的表面上稍有颜色改变时, 则认为试油合格。
(2)若铜片上覆有绿色、黑色、深褐色和钢灰色的薄层或斑点时, 即认为试油不合格。
(3)如果在平行两次试验的一块铜片上有腐蚀的痕迹, 则应重做试验. 第二次试验若在一块铜片上仍有腐蚀痕迹, 亦认为试油不合格。


试述热导池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 热导池作为检测器是基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热系数. 由于纯正的载气流经检测器的参比池,而载气带着试样组分流经测量池, 又由于被测组分与载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导热系数和纯载气的导热系数不同, 因而测量池中钨丝的散热情况就发生变化, 使两个池孔中的两根钨丝的电阻值之间有了差异。此差异可以利用电桥测量出来。


在色谱分析中, 内标物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案:色谱分析中内标物的选择依据是:
(1)它应该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
(2)加入的量应接近于被测组分;
(3)内标物的色谱峰应位于被测组分色谱峰的附近;
(4)内标物与欲测组分的物理及物理化学性质应相近。


在色谱分析中, 色谱内标法和外标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案:内标法的优点是: 定量较准确, 不象归一化法有使用上的限制。
内标法的缺点是: 每次分析都要准确称取试样和内标物的重量. 因而不宜于作快速控制分析。
外标法的优点是: 操作简单, 计算方便。
外标法的缺点是: 结果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进样量的重现性和操作条件的稳定性。


油品烃类氧化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油品烃类氧化具有的特点为:
(1)氧化反应所需要的能量较少, 在室温以下就能发生反应。
(2)氧化反应的产物较为复杂。有液体、气体和沉淀物等生成。
(3)在恒温和相同的外界条件下, 油品烃类的自动氧化趋势较为特殊, 通常分为开始、发展和迟滞三个阶段。


不同温度下绝缘油的电导率是否相同? 为什么?


答案:不相同. 因为温度升高, 绝缘油的粘度减小, 其离子的热运动加剧, 离子的迁移率增大, 则油的电导升高. 再者, 油温升高时, 分子的热离解增强, 离子浓度增大, 故其电导也增大. 总之, 温度不同,电导也不同; 温度越高, 电导越大。


SF6气体绝缘的电气设备与充油电气设备相比, 具有哪些优点?


答案:SF6气体绝缘的电气设备与充油电气设备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为:
(1)不易着火, 安全性高。
(2)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长。
(3)占地面积小, 安装操作简单。
(4)性能优良, 运行可靠。


温度对油品的氧化有何影响?


答案:温度是影响油品氧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对油品的氧化速度、氧化方向和产物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温度升高, 氧化速度加快。
2)温度升高, 油品氧化的中间产物(如醇、醛、酮等)可以进一步发生氧化, 而生成二次氧化产物(如胶质、沥青等)。
(3)对同一油品来说, 温度较低时为自动抑制型氧化, 温度较高时为自动催化型氧化。
    总之, 升高油温是加速油品氧化重要因素. 因此, 应尽量保持油品在低温下使用, 以减缓油品的氧化。


汽轮机油中含水量过高而不合格时, 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处理?


答案:汽轮机油中含水量过高而不合格时, 应采取的措施是:
(1)若油中的水分较多时, 尤其是含有乳化水时, 必须采用离心分离进行净化。
(2)一般油质浑浊时, 可通过压力式滤油机进行滤油。
(3)定期从油箱底部放水。
(4)如因机组在运行中的缺陷而使油中含水量增高时, 应要求有关人员进行调整、检修, 至到合格为止。


什么叫做抗氧化添加剂? 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能改善油品抗氧化安定性的少量物质称为油品的抗氧化添加剂. 简称抗氧化剂. 其基本特征是:
(1)抗氧化能力强, 油溶性好, 挥发性小。
(2)不与油品发生化学反应, 长期使用不变质, 不损害油品的优良性质和使用性能, 不溶于水。
(3)不腐蚀金属及设备中的有关材料, 在用油设备的工作温度下不分解, 不蒸发, 不易吸潮等。
(4)感受性好, 能适用于各种油品。


汽轮机油的乳化对汽轮机有何危害? 使用汽轮机油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案:汽轮机油乳化对汽轮机的危害为:
(1)破坏油膜, 影响油的润滑性能, 严重会引起轴承磨损、过热; 或烧坏轴瓦, 引起机组振动及锈蚀。
(2锈蚀产物能促进油质劣化, 产生沉淀使调速器卡涩。
 在使用汽轮机油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水分浸入; (2)防止油温超温; (3)防止油产生泡沫; (4)防止电流作用。


油品中水分的来源有哪些?


答案:油品中的水分来自于外部侵入和内部自生:
(1)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 水分侵入到油品中。
(2)用油设备由于在安装过程中, 干燥处理的不彻底或在运行中由于设备缺陷, 而使水分侵入油中。
(3)油在使用中, 由于运行条件的影响, 油要逐淅地被氧化. 油在自身的氧化过程中, 也伴随有水分的生成。
(4)油品本身具有吸潮性。


在色谱定量分析中, 内标法与外标法有何不同?


答案:内标法是把一定量的纯物质作内标物, 加入到已知重量的样品中, 然后进行色谱分析. 测定内标物和样品中几个组分的峰面积, 引入相对重量校正因子, 就可以计算样品中待测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
外标法是选择样品中的一个组分作为外标物, 用外标物配成浓度与样品相当的外标混合物进行色谱分析. 求出与单位峰面积(或峰高)相对应的外标物的重量(或体积)百分含量. 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对样品进行色谱分析. 由样品中待测物的峰面积和待测组分对外标物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 就可求出待测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化验员  电工考试电工技术 - 电工考试

《油化验员中级题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