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钢卷尺
B.皮卷尺
C.线尺(夹有金属丝者)
D.线尺
62.电气工具和用具应由专人保管,定期进行检查。接通电源前,应按有关规定接入(A、B)才能使用。
A.漏电保护装置 B.接地线 C.电源
63.工作票的有效期以(A)的检修期为限,工作票因故(如在检修中发现重要缺陷、天气突变等特殊情况)需延期时,工作负责人应在工作(C)向工作许可人提出申请。
A、批准 B、工作票 C、结束以前 D、结束以后
64.电缆井井盖、电缆沟盖板开启后应设置(A)围起,并有人看守。工作人员撤离电缆井或隧道后,应(C)将井盖盖好。
A、标准路栏 B、标志物 C、立即
65. 在SF6配电装置室低位区应安装能报警的( A )和 SF6气体泄漏( B)。
A、氧量仪 B、报警仪 C、检测仪 D、显示器
66. 工作人员进入SF6配电装置室,(A)处若无SF6气体含量显示器,应先通风15min,并用检漏仪测量(C)含量合格。
A、入口 B、工作 C、SF6气体 D、氧气
67. 进入SF6配电装置低位区或电缆沟进行工作应先检测(A)和(C)是否合格。
A、含氧量 B、有毒气体含量 C、SF6气体含量
68.倒闸操作应根据设备分管权限,分别由( A )或( C )发布命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
A、值班调度员 B、分管领导 C、值班负责人 D、值班员
69. 工作票应由设备(A )单位签发,也可经设备管理单位( C )合格且经批准的修、试及基建单位签发。
A、管理 B、修试 C、审核 D、考核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一)《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1.公司系统分管生产的厂(局)长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生产目标负全面责任。(×)
2.各级行政副职是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向行政正职负责。(√)
3.各部门、各岗位应有明确的安全职责,做到责任分担,并实行上级对下级的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
4.输变电、供电、发电和施工企业的主要生产性车间如果人员紧缺,只需设兼职安全员。(×)
5.安全性评价结果应作为制定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的重要依据。(√)
6.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所需资金可从每年的更新改造费用或其它生产费用中提取。(√)
7.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应由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以安监或劳动人事部门为主,各有关部门参加制定。(√)
8.供电企业的月度安全生产分析会由分管生产的副局长主持,安委会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9.春季或秋季安全检查应结合季节特点和事故规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二)《电力事故调查规程》部分
1.事故发生后,若因现场设备损毁无法分析原因的,报上级安监部门批准后可以不再对原因进行分析。( × )《调规》1.2
2.任何单位或个人隐瞒事故或阻碍事故调查的行为有权提出意见,但不得越级反映。( × )《调规》1.4
3.电力企业职工在电力生产区域内,由于他人从事电力生产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人身伤亡,应定为电力生产人身事故。( √ )《调规》 2.1.1 .4
4.某职工在参加省公司会议途中发生我方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身受重伤,应定为电力生产人身事故。( × )《调规》2.1.1.5
5.110kV线路被迫停运未引起对用户少送电,48小时后恢复运行,应定为设备一类障碍。( × )《调规》2.3.3.2
6.电力生产企业发生人身死亡和重伤事故,应立即汇报。( √)
7.省电力公司接到人身死亡和 3人及以上重伤事故报告后,应在 24小时内汇报。(X)
8.供电单位发生 110kV变电站全停事故应在 16h内向国家电网公司和区域电网公司报告。( X)
9.省电力公司接到人身死亡和 3人及以上重伤事故报告后,应在 16h内以书面材料向国家电网公司报告,同时,省电力公司向区域电网公司报告。(√ )
10.发生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所和直属发电厂恶性误操作事故及误调度事故;应在 16h内汇报。( √ )
11.发生 220kV变电所全所停电或 3座及以上 110kV变电所全所停电;应在 16h内汇报。(√ )
12.电网事故减供负荷达 150MW及以上;应在 16h内汇报。(√ )
13.运行 35年及以上的 50MW及以下发电机组、31.5MVA及以下主变压器和 35kV输电线路事故,本单位人员过失者不中断记录。(X)
14.发供电设备因覆冰、暴风、雷击、水灾、火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发生的事故不中断记录。(X)
15.由于本单位设计或施工安装不当等原因使设备的抗自然灾害能力达不到规定要求,应中断安全记录。( √)
16.污闪事故可作为自然灾害。(X)
17.雷击引起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故障的可不中断记录。(×)
18.在电杆周围应该采取防护措施而未采取措施,发生车辆撞电杆事故,应视作本单位有责任而中断安全记录。( √)
19.为了抢救人员生命而紧急停止设备运行构成的事故不中断安全记录。( √)
20.电力器材被偷盗、电力线路杆塔(包括拉线)附近被开挖,以及砍伐树木等引起线路事故,若系运行维护工作不到位而未及时发现并加以处理,应视作本单位有责任而中断安全记录。( √)
21.电杆位置不当,该迁移而未迁移;或在电杆周围应该采取防护措施而未采取措施,发生车辆撞电杆事故,应视作本单位有责任而中断安全记录。( √)
22.运行中的电力设施未按电气设备运行规程要求设置警告标志或采取其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他人误登、误碰电气设备构成事故,应视作本单位有责任而中断安全记录。( √)
(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部分
1.经批准可进行单人操作或单人值班的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必须设有遮栏,遮栏的高度在 1.5m 以上。(×)
2.无论高压设备是否带电,若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工作人员可以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不必须有监护人在场。(×)
3.室内母线分段部分、母线交叉部分,部分停电检修易误碰有电设备的,应设明显标志的永久性隔离挡板(护网)。(√)
4.待用间隔(母线连接排已接上母线的备用间隔)应有编号、名称,其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手柄、网门必须加锁。并列入调度管辖范围。(√)
5.在手车开关拉出后,必须观察隔离挡板是否可靠封住。GIS结构的开关引出电缆备用孔或母线的终端备用孔必须用专用器具封住。(√)
6.运行中的高压设备其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点可视作非带电体,允许触摸。(×)
7.火灾、地震、台风、洪水等灾害发生时,可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对设备进行巡视时,但不必得到设备运行单位领导的批准。(×)
8.单人倒闸操作,若操作人员熟悉电气设备并有实际工作经验,则不必经设备运行单位专项考核并批准就允许其单人进行操作。(×)
9.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保险器,切换保护回路和自动化装置这些操作项目必须填入操作票内。(√)
10.高压电气设备都应安装完善的防误闭锁装置,防误闭锁装置停用,应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
11.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断路器(开关)--负荷侧隔离开关(刀闸)--母线侧隔离开关(刀闸)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合闸操作应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
12.倒闸操作前,一般应先在微机防误装置上进行核对性模拟预演,无误后,再进行设备操作。(√)
13.用绝缘棒拉合隔离开关(刀闸)或经传动机构拉合隔离开关(刀闸)和断路器(开关),可以不戴绝缘手套。(×)
14.断路器(开关)遮断容量应满足电网要求。如遮断容量不够,必须将操作机构用墙或金属板与该断路器(开关)隔开,并设远方控制。(√)
15.电气设备停电后,即使是事故停电,在未拉开有关隔离开关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不得触及设备或进入遮栏,以防突然来电。(√)
16.单人操作时可以进行登高或登杆作业。(×)
17.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指示位置、电气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信号等任意一个的变化,就可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18.操作票应事先连续编号,计算机生成的操作票必须在正式出票前连续编号,操作票按编号顺序使用。(√)
19.开工前工作票内的全部安全措施应一次完成。(√)
20.一张工作票中,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允许互相兼任。(×)
21.工作票由设备运行管理单位签发,也可由经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审核且经批准的修试及基建单位签发。(√)
22.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允许根据口头或电话命令工作,而不必填用工作票。(×)
23.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工作票上所列的工作地点,以一个电气连接部分为限。(√)
24.在几个电气连接部分上依次进行不停电的同一类型的工作,可以发给一张第二种工作票。(√)
25.若一个电气连接部分或一个配电装置全部停电,则所有不同地点的工作,可以发给一张工作票,但要详细填明主要工作内容。几个班同时进行工作时,工作票可发给一个总的负责人,在工作班成员栏内,只填明各班的负责人,不必填写全部工作人员名单。(√)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考试,电工技术 - 电工考试
上一篇:耿站运行人员岗位动态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