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倒闸操作中使用哪些安全用具?如何检查及有哪些要求?
答 倒闸操作中使用的安全用具主要有: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拉杆、验电器等。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这些安全用具必须进行定期耐压试验,试验项目、周期、标准。安全用具使用前应进行一般检查,要求如下。
(1)用充气法对绝缘手套进行检查,应不漏气,外表清洁完好。同时,要注意高、低压绝缘手套不能混用。
(2)对绝缘靴、绝缘拉杆、验电器等进行外观检查,应清洁无破损。
(3)禁止使用低压绝缘鞋(电工鞋)代替高压绝缘靴。
(4)对声光验电器应进行模拟试验,检查声光显示正常,设备电路完好。
(5)所有安全用具均应在有效试验期之内。
40、 验电时有哪些要求及注意事项?
答 验电操作:①要态度认真,克服可有可无的思想,避免因走过场而流于形式;②要掌握正确的判断方法和要领。例如,某发电厂10kV线路停电后验电,验电器亮,监护人判断线路上仍带电,操作人认为是静电。发生疑问后停止操作,报告调度,经检查证实是用户变电所“漏”拉了一组隔离开关,向发电厂反送电。由于及时进行了纠正,避免了带电挂地线的事故。另一发电厂,用绝缘拉杆在一条35kV双电源线路上验电。该线路本侧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已拉开,但线路对端变电所的断路器尚未拉开,故线路上有电。用绝缘拉杆验电时,已经听到“吱吱”的放电声,操作人员竟错把有电当静电,继续操作合上线路侧的接地刀闸,引起三相短路。通过以上两例说明,验电操作是一项要求高、很重要的工作,切不可疏忽大意。
(1)验电的要求。
1)高压验电,操作人必须戴绝缘手套。
2)验电时,必须使用试验合格、在有效期内、符合该系统电压等级的验电器。特别要禁止与不符合系统电压等级的验电器混用。因为,在低压系统使用电压等级高的验电器,有电也可能验不出来;反之,操作人员安全得不到保证。
3)雨天室外验电,禁止使用普通(不防水)的验电器或绝缘拉杆,以免受潮闪络或沿面放电,引起人身事故。
4)先在有电的设备上检查验电器,应确证良好。
5)在停电设备的两侧(如断路器的两侧、变压器的高低压侧等)以及需要短路接地的部位,分相进行验电。
(2)验电的方法。
1)试验验电器,不必直接接触带电导体。通常验电器清晰发光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的25%。 因此,完好的验电器只要靠近带电体(6、10、35kV系统,分别约为150、250、500mm),就会发光(或有声光报警)。
2)用绝缘拉杆验电要防止勾住或顶着导体。室外设备架构高,用绝缘拉杆验电,只能根据有 无火花及放电声判断设备是否带电,不直观,难度大。白天,火花看不清,主要听放电。变电所背景噪声很大,思想稍不集中,极易作出错误判断。因此,操作方法很重要。验电时如绝缘拉杆勾住或顶着导体,即使有电也不会有火花和放电声。因为实接不具备放电间隙 正确的方法是绝缘拉杆与导体应保持虚接或在导体表面来回蹭,如设备有电,通过放电间隙 就会产生火花和放电声。
(3)正确掌握区分有无电压是验电的关键。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判断。
1)有电。因工作电压的电场强度强:验电器*近导体一定距离,就发光(或有声光报警),显示设备有工作电压;尔后,验电器离带电体愈近,亮度(或声音)就愈强。操作人细心观察 、掌握这一点对判断设备是否带电非常重要。②用绝缘拉杆验电,有“吱吱”放电声。
2)静电。对地电位不高,电场强度微弱,验电时验电器不亮。与导体接触后,有时才发光; 但随着导体上静电荷通过验电器→人体→大地放电,验电器亮度由强变弱,最后熄灭。停电 后在高压长电缆上验电时,就会遇到这种现象。
3)感应电。与静电差不多,电位较低,一般情况验电时验电器不亮。
4)在低压回路验电,如验电笔亮,可借助万用表来区别是哪种性质的电压。将万用表的电压档放在不同量程上,测得的对地电压为同一数值,可能是工作电压;量程越大(内阻越高),测得的电压越高,可能是静电或感应电压。
41、 .防止带地线合闸有哪些措施?
答 具体执行以下措施。
(1)加强地线的管理。按编号使用地线;拆、挂地线要做记录并登记。
(2)防止在设备系统上遗留地线。
1)拆、挂地线或拉合接地刀闸,要在“电气模拟图”上做好标记,并与现场的实际位置相符。交接班检查设备时,同时要查对现场地线的位置、数量是否正确,与“电气模拟图”是否一致。
2)禁止任何人不经值班人员同意,在设备系统上私自拆、挂地线,挪动地线的位置,或增加地线的数量。
3)设备第一次送电或检修后送电,值班人员应到现场进行检查,掌握地线的实际情况;调度人员下令送电前,事先应与发电厂、变电所、用户的值班人员核对地线,防止漏拆接地线。
(3)对于一经操作可能向检修地点送电的隔离开关,其操作机构要锁住,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可合闸”的标示牌,防止误操作。
(4)正常倒母线,严禁将检修设备的母线隔离开关误合入。事故倒母线,要按照“先拉后合”的原则操作,即先将故障母线上的母线隔离开关拉开,然后再将运行母线上的母线隔离开关合入,严禁将两母线的母线隔离开关同时合入并列,使运行的母线再短路。
(5)设备检修后的注意事项:
1)检修后的隔离开关应保持在断开位置,以免接通检修回路的地线,送电时引起人为短路。
2)防止工具、仪器、梯子等物件遗留在设备上,送电后引起接地或短路。
3)送电前,坚持摇测设备绝缘电阻。万一遗留地线,通过摇绝缘可以发现。
42、 防止非同期并列有哪些措施?
答 非同期并列事故,一般发生的主要原因是:①一次系统不符合并列条件,误合闸。②同期用的电压互感器或同期装置电压回路,接线错误,没有定相。③人员误操作,误并列。非同期并列,不但危及发电机、变压器,还严重影响电网及供电系统,造成振荡和甩负荷。就电气设备本身而言,非同期并列的危害甚至超过短路故障。防止非同期并列的具体措施是:
(1)设备变更时要坚持定相。发电机、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线路新投入(大修后投入),一次回路有改变、接线有更动,并列前均应定相。
(2)防止并列时人为发生误操作。
1)值班人员应熟知全厂(所)的同期回路及同期点。
2)在同一时间里不允许投入两个同期电源开关,以免在同期回路发生非同期并列。
3)手动同期并列时,要经过同期继电器闭锁,在允许相位差合闸。严禁将同期短接开关合入,失去闭锁,在任意相位差合闸。
4)工作厂用变压器、备用厂用变压器,分别接自不同频率的电源系统时,不准直接并列。此时,倒换变压器要采取“拉联”的办法,即手动拉开工作厂用变压器的电源断路器,使备用厂用变压器的断路器联动入。
5)电网电源联络线跳闸,未经检查同期或调度下令许可,严禁强送或合环。
43、 倒闸操作中值班人员应怎样对待电气闭锁装置?
答 倒闸操作中,发现电气闭锁装置动作,首先应停止操作,冷静分析,并报告值班负责人,要绝对禁止盲目解锁继续操作。此时应进行下列检查:
(1)操作人员是否走错间隔,操作的设备是否有误,有无误操作。
(2)检查设备状况是否正常。
1)检查断路器状态是否正常,该拉的是否已断开。
2)检查接地刀闸是否拉开,接地线是否拆除。
3)要接地的部位是否带有工作电压,带电显示装置是否动作,是否闭锁了接地刀闸。
(3)检查操作票的操作步骤与运行方式、设备状况是否相符。
(4)电气闭锁装置的电源、熔断器、二次回路是否正常。
经检查确因电气闭锁装置本身有缺陷,需要解锁操作,应经值班负责人的同意。
44、 值班人员处理事故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值班人员处理事故的主要任务是:
(1)尽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并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危险,必要时将设备停电、机组停运。(2)尽力设法保证厂用电源,必要时按现场运行规程的规定执行“紧急情况下保证厂用电措施”。(3)坚持正常设备的运行。在可能的条件下,在未直接受到事故牵连和损害的机组上增加负荷,以保持全厂出力不变,使电网电压、频率正常;调整系统潮流或限制用户,消除设备过负荷。(4)根据表计、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动作及信号显示,作全面分析,判断事故的性质和范围。(5)迅速进行检查和试验,查明故障点并进行隔离,及时恢复停运的设备,尽快对用户恢复供电(供热)。(6)做好安全措施,通知检修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或抢修。值班人员在事故处理的整个过程中要加强联系,操作要做到“稳、准、快”,服从命令听指挥。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考试,电工技术 - 电工考试
上一篇:网控题库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