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力配电知识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原理与分析 正文
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原理与分析

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原理与分析

点击数:731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8:5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力配电知识
  Step6:UR2重合于故障,再跳开;

  Step7:UR3在△T内未测得电压恢复,通知UR4合闸;

  Step8:UR4合闸,恢复CD段供电,转至Step10;

  Step9:UR3在△T时间内测得电压恢复,UR3重合;

  Step10:故障隔离,恢复供电结束。

  4.2 故障区段信息

  定义故障区段信息

  逻辑1:表示保护单元测量到故障电流,

  逻辑0:表示保护单元未测量到故障电流,但测量到低电压。

  当故障发生后,系统保护各单元向相邻保护单元交换故障区段,对于一个保护单元,当本身的故障区段信息与收到的故障区段信息的异或为1时,出口跳闸。

  为了确保故障区段信息识别的正确性,在进行逻辑1的判断时,可以增加低压闭锁及功率方向闭锁。

  4.3 系统保护动作速度及其后备保护

  为了确保馈线保护的可靠性,在馈线的首端UR1处设限时电流保护,建议整定时间内0.2秒,即要求馈线系统保护在200ms内完成故障隔离。

  在保护动作时间上,系统保护能够在20ms内识别出故障区段信息,并起动通信。光纤通信速度很快,考虑到重发多帧信息,相邻保护单元之间的通信应在30ms内完成。断路器动作时间为40ms~100ms.这样,只要通信环节理想即可实现快速保护。

  4.4 馈线系统保护的应用前景

  馈线系统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沿续了高压线路纵联保护的基本原则。由于配电网的通信条件很可能十分理想。在此基础之上实现的馈线保护功能的性能大大提高。馈线系统保护利用通信实现了保护的选择性,将故障识别、故障隔离、重合闸、恢复故障一次性完成,具有以下优点

  (1)快速处理故障,不需多次重合;

  (2)快速切除故障,提高了电动机类负荷的电能质量;

  (3)直接将故障隔离在故障区段,不影响非故障区段;

  (4)功能完成下放到馈线保护装置,无需配电主站、子站配合。

  四。系统保护展望

  继电保护的发展经历了电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和微机型。微机保护在拥有很强的计算能力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通信能力。通信技术,尤其是快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推动了继电保护的发展。系统保护就是基于快速通信的由多个位于不同位置的保护装置共同构成的区域行广义保护。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力配电知识电工技术 - 电力配电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