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配电网中的线路、典型台变进行负荷实测,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开展理论线损计算,为确定考核指标提供了依据。在负荷测试时,要尽量选择能够体现配网实际损耗状况的运行方式和典型日进行,采取调度SCADA系统、负荷管理系统、配变综采仪、集中抄表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真实可信。理论计算可以选用专用软件进行,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度。
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损耗状况和管理水平,分解下达各单位线损指标,各单位将指标细化到每条线路、每个台变,下达到承包组或个人。这样将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定期考核。
在实际考核过程中,由于配网运行方式调整、业扩变动、追补电量等,对考核实施都产生直接影响,应明确责任、规范流程,采取调整措施。
对10kV及以下配电网设备变动处理。当配电运行方式改变、负荷转移或新增公用变时,应由配调在规定工作日内将设备变动传票传到抄表组和线损专职,由抄表组和线损专职应及时修改有关数据,调整配网线路的考核线损率。对手拉手线路,要积极采取措施,如将手拉手线路合并考核,在手拉手位置或分段处安装考核计量装置等,保证拉手运行时考核的实现。
对客户服务工作处理。对考核范围内所有客户的接装、增容、更名、迁移、轮换、故障、违章等工作,业务人员都必须按营业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各种传票,并及时传递给有关人员。每月底抄表前,业务人员应在工作传票中,将配变台区内照明、动力客户的负荷增减情况,通知抄表组和线损专责人。线损专责人及时修改、调整线损考核指标。
表计异常及违章用电、窃电情况处理。线路、台变抄表人员抄表中发现考核表表计异常,抄表员发现自己所包线路、台区内客户有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的,应在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迅速处理。有关部门处理完毕后,应将追补电量情况及时传递电费和线损专责,保证考核准确。
在实施考核过程中,对线路、台区承包人不能简单地以包代管,一包了之,对线损较大,完成任务困难的,要积极主动地与承包人一起分析设备状况,用户特性,寻找损耗原因,采取降损措施。既不能视之不管,挫伤承包人管理积极性,也不能随意调整指标,使线损考核流于形式。
六、结论
配网线损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线损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从技术上和管理上有针对性地采取降损措施,严格考核制度,顺应当前两网改造的大好形势,理顺思路,加强管理,降低配网线损率是有很大潜力的。
本文关键字:影响 电力配电知识,电工技术 - 电力配电知识
上一篇:电网的经济调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