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5F保持不变,调整电抗器参数的计算结果。 


综合考虑端口电压、电容器和电抗器两端电压,当电抗器值为0.408 6H,电容器 值为4.4823E-5F时,VA′O为373.199 2kV,VC为262.258 7kV、VL为474.0551kV,最大电压VC仅为正常运行时EA的1.0939倍,远小于发生串联谐振时的3.99倍。并网启动效果比较理想,避开了串联谐振点。仿真结果如图7、8、9所示。


图7、8、9中,在tS为0.1s时东北、华北电网通过联络线并网,在tS为0.3s时切除部分电容器以满足联络线传送功率要求。可以看出,在并网运行和电容器投切时刻,在端口和电抗器、电容器两端存在瞬间过电压,该暂态过程可以通过将电容投切时间选择在电源电压与电容器预先充电电压相等的时刻,控制电力电子开关元件开通时间和次序等电力电子控制技术进行抑制。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一种并网启动方案。先通过东北、华北电网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并网前IPC参数的谐振点,选取合适的电容器、电抗器参数,以避开谐振点,然后通过联络线并网,并网成功后,再适当调整IPC参数,达到联络线输送功率要求。再根据输电功率和两侧电网频率差进行调控。
5结语
通过对东北、华北接入IPC并网启动状态的分析,指出并网时发生串联谐振的问题。通过机理和向量分析对谐振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推理,得到在并网运行前,端口谐振电压为东北电网戴维南等值电势的K倍。
根据东北、华北电网实际数据,分别调节IPC电抗器和电容器值,计算并网前东北电网端口和电容器、电抗器两端电压。分析查找相关参数,得出并网启动前IPC参数,通过调整IPC参数,可以避开串联谐振点。
仿真结果验证,满足电网并网启动要求,对实际并网启动运行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此分析结果也同样适用联络线断路情况,在调控中应引起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王芝茗,王漪,徐敬友,等.关键负荷节点集合电网侧戴维南参数预估[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2):16-20
[2]曲祖义,于继来,柳焯.相间功率控制器控制机理的电路解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21(3):37-40
[3]柳焯.相间功率控制器运行状态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 99,39(3):69-71
[4]李娟,纪延超.调谐型相间功率控制器潮流调节能力的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2,14(6):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