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加大电力保护宣传:电力设施虽然纳入的法律保护之内,但由于配电线路多分布在农村,地形复杂,保护难度较大,因此就要求我们运行管理人员要“三勤”:嘴勤、腿勤、手勤,即:勤宣传勤巡查勤清除。可采取设置醒目的禁止标示牌、反光警示牌、警示漆、宣传单、广播电视媒体等方式宣传保护电力设施。加强与当地市政园林和林业部门的联系,及时修剪和清除影响运行安全的树木,与公安部门的联合办公,打击破坏盗窃10kV线路塔材及电力设备,目前正在开展的“三电专项斗争”起到很好效果,打击了破坏电力设施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扼制了破坏电力设施案件。为防止外破案件发生也可采用技防,如在线路设备上安装电子防盗报警装置等措施。
2.1.5引入就地护线机制:由于配电网供电面积广,分支多,所处地形复杂等特点,而专业的维护管理人员又较少,必须影响线路的巡视周期与质量,可引入就地护线机制,既根据配电线路所属行政区域(供电所供电区域)将线路划分到各供电所(当地群众)实行就地护线,主要是将配电线路所属区域,将所属台区管理人员纳入护线组织,加强日常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将线路巡查关口前移,解决专业人员少巡查周期长的难题。
2.1.6加大运管考核力度: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奖勤罚懒调动工作积极性,对每条线路应独立建立档案,分线分杆进行登记,将线路运行情况、巡查记录、设备缺陷、危险点、特殊区域或地段、消缺等全面录入生产MIS系统,作为月度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2.1.7 完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线路日常管理,注意数据资料原始积累,根据日常运行情况,分析历年缺陷种类,找出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防止线路设备跳闸。
2.2技术防范措施:
2.2.1推广使用典型设计:设计首先要符合工程的实际,在掌握工程的基础资料后,要努力做到统一性与可靠性、适应性、先进性、经济性、灵活性的协调统一。其型号的选择与技术参数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典型设计(10KV和380/220V配电线路分册、10KV配电工程分册、电缆敷设分册)相关规定完成工程的设计。
2.2.2加大员工技能培训: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产品新设备与日俱增,对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事线路架设、设备安装、电气试验等专业也需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适应要求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技术培训,特殊的工种还需要了解金属特性掌握电气设备性能,方能更好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2.2.3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对于线路或是电气设备安装必须符合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每个工序应有质量监督员把关,并记录在案,杜绝失去质量监督的电网工程,对隐蔽工程更需质检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确保符合工程标准。投运前,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在确保安装正确、试验合格条件下,才可投网运行。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力配电知识,电工技术 - 电力配电知识
上一篇:低压验电器有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