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并联电容器的合闸
路器的首合相上的电压。其次,对每一种回路而言,都有其最佳合闸或分闸相位角。我们把参考电压 零点到最佳合闸(分闸)相位角之间的时间差定义为时延TD1。对图2[1]合闸电容器的情况,参考电压为R相,对R相,TD1为零,对S相和T相分别为6.7和3.3ms(50Hz).
实际上,断路器的动作时间总有一定的分散性,灭弧介质的绝缘强度也有差别,在考虑这两项因素后,统计表明,最佳的合闸时间比理论的最佳合闸时间有一定延迟。记为时延TD2。对合闸中性点接地的电容器组,取0. 3 ms。
因为断路器合闸前总存在预击穿,故实际关合时间比测量到的断路器的合闸时间要短。这个时延为TD3。(见图2)。对合闸中性点接地的电容器组,取0.1 ms。
合闸中性点接地的电容器组所得到的电压及电流波形见图3。
5、结论
(1)采用相位控制高压断路器可以有效地限制操作过电压。
(2)当断路器经特殊设计并与相位控制单元配合后,合闸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倍数将比采用常规断路器时大大降低。据试验统计数据表明,过电压倍数小于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