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对策 .
点击数:7193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1:34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基础
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发生误操作,轻则造成设备损坏、供电中断、电量损失,重则引起电网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而且性质非常严重,影响大,后果恶劣,常期以来被电力安全管理者列为严禁性的违章行为,误操作是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虽然经几年努力,基本上得到控制,但还有存在误操作风险,要求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加强防范。 变电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中,很容易发生误操作。为了杜绝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必须认真分析误操作发生的各种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电气误操作发生的原因很多,文章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进行分别论述。 电气误操作几种原因
人为的因素
1)人员违章。体现在漠视倒闸操作相关规章制度,如跳项、漏项、失去监护、擅自使用万用钥匙、强行解锁等。其根源就是有章不循存在图省事、投机取巧的心理。2)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差。表现在操作、核对、检查不认真,忽略操作中的危险因素,如操作设备前不认真检查设备情况,对潜在的设备缺陷不能及时发现,给后续操作留下隐患。3)技术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如220kV代路操作、倒母线操作,一、二次操作的配合较为复杂,若运行人员没有相应的技术业务素质,操作过程稍有差错,都可能酿成重大事故。4)倒闸操作相关人员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认真进行逐级审核操作票;操作前不认真进行模拟预演;微机防误的正常倒闸操作结束后,不回传电脑钥匙;运行人员和工作负责人验收不认真;检修专业工作结束后不恢复检修前的运行方式等。 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
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使用职责不清防误装置维护、检修、使用、管理职责不明确,倒闸操作填票、审核、模拟、执行、检查等环节没有详细的执行标准,或各项制度不能得到严格落实。 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或管理不严
防误闭锁装置是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强制性技术措施,当人为因素造成失误时,只要有完善可靠的防误闭锁装置,也可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目前我们使用的防误闭锁装置多为机械式程序锁、电磁锁和微机闭锁装置。由于部分产品质量和安装调试质量不良,以及运行人员使用维护不当等原因,容易造成防误闭锁装置卡涩、失灵等故障,不能起到防误闭锁的作用。在运行人员使用过程中遇到五防锁打不开,不分析原因就盲目解锁,不按规定使用解锁钥匙,甚至将锁砸坏,使防误闭锁装置未能完全发挥作用造成误操作。 其他专业引发误操作事故
如继电保护专业工作失误引发的误跳、合开关事故;检修人员随意扩大工作范围,越权操作检修范围邻近的设备,改变安全措施等造成误操作事故;调度人员误调度事故;因为防误装置不能达到“三同时”要求,由施工人员引发的误操作事故。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对策措施
加强运行人员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责任心,即使文凭再高,技术再熟练,规章制度再完善,操作计划书、指导书写得再滴水不漏,也有可能出事故。因此要对运行人员不定期地开展安全思想教育,通过各种误操作的案例让运行人员认识到违章操作后果的严重性,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现场操作不论复杂还是简单,不论领导是否在场,都要认认真真地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制度,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