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跳跃闭锁的分析
点击数:7341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9:27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基础
国外生产的或国内合资厂生产的断路器,有ABB、阿尔斯通、以及西门子公司的产品。这些断路器的操动机构都具有防跳电路,比较安全可靠。我局小河变线路开关采用电气防跳和机构防跳两种防跳措施,在验收过程种发现存在寄生回路,我们对寄生回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本文对两种防跳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改进,消除了运行中寄生回路的存在。1、断路器单独采用电气防跳回路的技术分析35KV及以上的断路器常常采用“电气防跳”,电气防跳回路通常是由跳跃闭锁继电器实现的。(图1)是适用于具有一个跳闸线圈的断路器的跳跃闭锁回路接线图。此种防跳继电器有两个线圈,一个是供启动用的电流线圈TBJI,接在跳闸回路中;另一个是自保持用的电压线圈TBJU,通过本身的常开接点接于合闸线圈。另外2对常开接点TBJ1,TBJ4和2对常闭接点TBJ2,TBJ3,TBJ1作电流自保持用,TBJ2,TBJ3并联后串入合闸回路。当合闸过程中,如正遇永久性故障,因而保护出口继电器接点TJ动作启动跳闸,并启动防跳继电器TBJ。若此时控制开关手柄(合闸按钮)未复归或接点被卡住,由于防跳继电器接点TBJ4闭合,致使防跳继电器电压线圈TBJU带电自保持,另外常闭接点TBJ2,TBJ3已断开,能避免合闸线圈-Y4再次导通,从而防止断路器发生“跳跃”。TBJ1接点与TJ接点并在一起,是为了防止保护出口继电器接点TJ被烧坏,因为保护跳闸时,保护出口接点TJ可能先于辅助接点-S1断开,以致被电弧烧坏。由于TBJ1与TJ并联,即使TJ先于断路器辅助接点-S1断开,也不会被烧坏,而且还有跳闸出口存在,同时起到跳闸命令保持直到断路器断开,同时TBJ2,TBJ3断开合闸回路,TBJ4闭合,准备好TBJ的电压自保持回路。若在断路器未断开之前,即TBJ未返回之前手合继电器触点KK5-8或自动重合闸触点HJ闭合,则TBJ经已经闭合的TBJ4和手合或HJ自保持,即TBJ2,TBJ3继续处于断开状态,保证断路器不会合闸,达到跳跃闭锁的目的。2断路器机构防跳与电气防跳配合连接的技术分析2.1:断路器机构防跳与电气防跳配合连接的接线图:断路器操动机构防跳是采用机构本身携带的继电器-K11实现的,如图2所示:注:-S3:现场/远方切换开关;-S4:现场合闸按钮;-S5:现场跳闸按钮;-S1:断路器辅助接点;-S2:弹簧储能接点;-K14:气压闭锁接点;-Y1:跳闸线圈;-Y4:合闸线圈;-K11:防跳继电器机构内-K11防跳原理是:当合闸脉冲发出后,断路器合闸轴转动,如果由于机构上的原因,如合闸轴未停留在合闸后位置,则机构仍旧返回到分闸状态,此时如KK的5、8接点卡住或别的原因,合闸脉冲未撤消(因保护未动,保护装置内的TBJI未启动,TBJV常闭接点仍然在闭合状态),防跳继电器-K11励磁并自保持,-K11的常闭接点断开合闸线圈回路,使断路器机构不会第二次动作,直到合闸脉冲撤消,-K11继电器自保持回路解除。它是一种电压启动并自保持的“并联防跳”。2.2:两种防跳同时采用所存在的问题:如图2所示:两种防跳方式同时采用时会产生寄生回路,在合闸时,-S3打在远方位置,其1、2接点和5、6接点通,合闸命令发出,断路器合上后,-S1的43、44接点闭合,绿灯LD通过这些接点及-K11防跳继电器线圈点亮。所以在做电气一、二次传动试验时,出现断路器合上后红绿灯同时点亮的现象。2.3改进方法:为了消除运行中存在的寄生回路,我们曾考虑了2种解决方法:方法一:保留保护装置内的TBJ防跳回路,断开断路器操作机构内的防跳继电器-K11的线圈,)并短接其串在合闸回路中的11、12接点,如图3所示。方法二:绿灯LD及防跳继电器TWJ线圈经过断路器的辅助常闭接点接到负电源,如图4所示。据我们了解,不少兄弟单位遇到这类问题时也常采用这2种解决措施。
本文关键字:断路器 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