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基础数控系统的同步与串联控制功能 正文
数控系统的同步与串联控制功能

数控系统的同步与串联控制功能

点击数:7906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0:1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基础
在数控系统中,多台电机可以采用同步轴或串联轴的方式虚拟为一个数控坐标轴。本文首先阐述了同步控制的概念和两种不同的同步系统,同时还介绍了串联控制概念以及使用预加负荷的方法来消除间隙。
  在数控系统中,有时采用多台电机联动虚拟为一个坐标轴,来驱动机床坐标的运动。最常用的多电机驱动为同步(Synchronous)运动的形式,比如,要求两台以相同的速度和位移运动的电机带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作为一个坐标轴运动。这样的坐标轴被称为“同步轴”,如图1。同步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数控技术中,比如大跨距龙门机床的龙门直线移动、大型三坐标测量机的双柱直线移动,为保持运动的均匀,都需要两个电机同步驱动。曲轴车床、曲轴磨床的双头工件夹持架,为保持加工时不扭搓工件,在作旋转运动时也必需同步。
  图1 同步轴
  除此之外,为保证正确地加工出螺距相同的螺纹,车床在车螺纹时的主轴和进给轴必需同步。滚齿机的工作台的分齿运动与滚刀的运动在滚齿时也必需同步、刚性攻丝的Z轴进给与主轴同步等,但这种同步是指多个电机的运动速度、位移之间成一定的关系,而不是相等的关系,对这种同步运动,本文不予讨论。
  实现同步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机械同步:同步系统由机械装置组成。这种同步方法容易实现,但机械传动链复杂,传动件加工精度要求高,所需的零件多,难以更换传动比,且占用的空间大。二是电伺服同步:同步系统由控制器、电子调节器、功率放大器、伺服电机和机械传动箱等组成。所需机械传动链简单、调试方便、精度高、容易改变电子齿轮比。FANUC数控系统的电伺服同步功能对不同生产机械的要求可提供不同的配置,实现其同步要求。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伺服电机驱动机械坐标轴转矩不够用,但改用一个更大的伺服电机又嫌体积或惯量过大,於是以两个伺服电机取代一个伺服电机驱动机床的坐标轴,这种坐标轴被称为串联轴,如图2所示。这样由於两个伺服电机以一个恒定的转矩相互作用,或者通过预加负荷,在机床内部减少间隙。这就是所谓串联控制(Tandem Control),是另一种多电机控制。
  图2 串联轴
  同步控制的概念
  在电伺服同步系统中,“同步”的概念是指系统中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由电子控制的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组成的“控制对象”,其中一个为“主(Master)控制对象”,另外一个或多个为“从(Slave)控制对象”,控制量为机械的位移或速度(对旋转运动为转角或转速)。通过控制器使“从控制对象”和“主控制对象”的输出控制量保持一定的严格比例关系,这种运动系统称为同步系统。一般同步系统的输出控制量为位置和速度。前面所提到的“同步轴”,“主控制对象”与“从控制对象”的输出控制量相等。
  为了简化讨论,同步系统中的控制装置可被简化为具有一个积分环节的位置系统,其框图如图3A所示。其中KV为简化後控制装置的位置控制器的开环增益,XC、XO为位置输入、输出;FC为速度指令,Δ为位置误差。KF为速度环增益,当KF》1时,可把速度环近似为1;於是该控制装置的开环增益变为KV/S,如图3B所示。
  图3 简化的控制装置框图
  利用图3的控制装置可以组成两种同步系统:
  自同步系统(Active Synchronous System):该控制系统具有两个相同参数的控制装置和驱动电机,分别驱动主、从轴。控制器送出指令同时给主控制装置和从控制装置,经测量同步误差反馈给从控制装置的输入,用来校正同步的误差,以保证主、从的输出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如图4A所示。
  图4 两种同步系统
  A)自同步系统 B)他同步系统
  其中XAMO为自同步系统主控制装置的输出,XASO为自同步系统从控制装置的输出,由於从控制装置是数字控制的伺服系统,其输出跟随输入变化;也即从控制装置的输出可以自动跟随主控制装置的输出变化,故称它具有自同步能力。用C表示自同步能力: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数控  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