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基础功率因数的重要性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正文
功率因数的重要性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功率因数的重要性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点击数:7929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6:0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基础

  4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由上述3可以看出,要使发电厂和供电所更有效利用资源进行电能的转换和传输,就必须合理的进行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分配,在无功功率配置合理的情况下,尽量的多发有功,减少无功功率的输出。那就要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当供电系统中输送的有功功率维持恒定的情况下,无功功率增大即功率因数的降低,就会引起:
①系统中输送的总电流增大,使电气元件,如变压器、电抗器、导线等容量增大,从而扩大了企业投资;
②由于无功功率增大,造成输电电流增大,从而也会增大供电设备的有功损耗;
③因为系统中的总电流增大,所以电压损失增大,造成调压困难;
④对发电机来说,转子温度升高,发电机达不到预期出力;
⑤由于系统电流增大,系统电压降低,会造成其他设备不能正常出力。所以,我们必须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5 提高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
  企业的感性负荷大部分是异步电动机,运行时要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使得电动机和输电线路的电流增大,如果给电动机增加就地补偿电容,不但可以使线路及配电装置的输送电流减小,而且还可以减少有功损耗,减少初期的投资容量。下面给出异步电动机的无功补偿计算公式,以供大家参考:
  设补偿前电动机的无功功率为Q1,补偿电容器后的无功功率为Q2,则补偿电容器的无功功率为:
  Qc=Q1-Q2=P1(tanφ1-tanφ2)=
  式中:P1、P2为电动机运行时输入/输出的有功功率,η为电动机运行时的效率,φ1、φ2为电容器补偿前后的功率因数角。
  补偿前的功率因数:cosφ1=(cosφe)1/k,式中:cosφe为电动机额定负载时的功率因数,可从产品目录中查得,k为电机定子电流负载率,k=I1/Ie,其中I1为电机运行时的实测定子电流(A),Ie为电机的额定电流(A)。
  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一般是0.95左右,如果再高,投入的成本太大,不经济,确定了所需补偿的无功功率Qc之后,那么补偿电容量C=式中:f为电源频率(Hz),Ue为电机额定电压(V),Qc为电容补偿的无功功率(Var)。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