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基础配电网中性点经高阻接地安全性能分析 正文
配电网中性点经高阻接地安全性能分析

配电网中性点经高阻接地安全性能分析

点击数:771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9:30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基础

  (2)相间过电压 低于相对地过电压。

  (3)最大过电压发生时刻 在接地相工频电压幅值附近。

  (4)熄弧性质 高频和工频兼有,接地电流较大时熄弧困难。

  (5)波头长度及过电压振荡频率 高频振荡频率约在30004000Hz之间(与试验电路有关)

  (6)中性点波形 间歇性重燃时V0为衰减的梯形波叠加高频振荡,即中性点积累的电荷经电阻RN泄放较快;试验中最大过电压在1.53.5Vxg之间。

  (7)从试验中可以看出,基本上是每半个工频周期发生一次燃弧,每相及中性点电压都有明显的振荡;当发生间歇性燃弧时,随着中性点电阻值的减小,中性点电位在半个工频周期内衰减加快,即系统能量泄放较快,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各相及中性点的过电压幅值。

  试验表明,中性点电阻对串联谐振过电压与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当RN=13ωC0时,中性点位移电压在半个周期内降到原来的4.32%,这就降低了故障相上的最大恢复电压数值,使电弧重燃不致引起高幅值的过电压,但接地点的电流增加较大。取RN=23ωC0,将大大减小接地点的电流,此时中性点电位在半个工频周期内衰减较小,降到原来的20.8%。电阻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故障相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减少了电弧重燃的可能。

  试验中,每次燃弧基本上都是在故障相电压的最大值处发生,及恢复电压达到最大且大于介质恢复强度时,发生击穿而使电弧重燃。

  从试验结果分析看,RN的值越大,电弧重燃越易,且电弧能量也较大;随着RN值的减小,燃弧变得较难,电弧能量也逐渐减小,这与理论分析相符。电网中性点经高阻接地后,对电弧接地过电压和串联谐振过电压有较大的抑制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异常过电压对电机、电缆绝缘的危害,保证了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当接地故障电流较大时,持续的故障电流所引起的热效应,会使电缆在接地故障处的相间绝缘因过热燃毁而发展为相间短路。所以,当电网的电容电流较小时,应采用中性点经高阻接地的方式;尤其是对高压电动机的电缆线路较多且运行多年的老电网,由于电动机和电缆绝缘都已降低和老化,容易受异常过电压的破坏,将这类电网的中性点改为经高阻接地时非常适合的。只要中性点电阻选择合适,即使电网参数发生变化,也不需要再调节电阻值,且运行简单,效益显著。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的另一个突出优点是易于实现选择性的继电保护。

  3 中性点电阻值的选取原则

  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安全电阻值的选取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3.1 过电压的限制水平及降低人身触电的危险

  只要RN13ωC0,弧光接地过电压被限制在2.2Uxg以下,对不同的系统,C0不同,RN取值不同,一般在100Ω以上。它属于高阻范围,对RN无论是低阻(RN=10Ω)还是高阻(RN=100400Ω)都能达到抑制电压互感器(PT)谐振过电压和断线谐振过电压的目的,当然,RN越小,过电压水平越低。但同时应兼顾对通过人体的接地电流不造成明显的增加。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