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基础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运行与管理 正文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运行与管理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运行与管理

点击数:7916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7:43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基础

  JKFA无功补偿箱有2种型式:一种型式是电流互感器布置在补偿箱内,安装中只须将低压线直接串进接入补偿箱,优点是接线简单快捷,低压线路开断后只需引下7根导线(6根相线、1根零线),通过铜铝线夹接至补偿箱桩头,无二次电流连接线;另一种型式是分别接人电压线、电流线,3只户外式电流互感器分别从线路穿过,其二次电流线按照同一极性引出至补偿箱内,4根电压线同时从低压杆上引下,安装点容易选择,而接线较复杂,杆上接线对电流极性要求严格。

  选择在负荷较重的南郊村台片安装了2JKFA无功补偿箱,容量分别为45 kvar90 kvar。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负荷基本集中在变压器杆周围,因此受安装条件的限制,无功补偿箱后段线路无功负荷达不到启动点。如90 kvar电容器安装在变压器台架附近的2号杆上,据配电变压器25 m,线路后段无功功率只有2528 kvar,电容器不能投入使用,而变压器杆第一分支接有2个用户,有功4050 kW。此外,电容器杆另一方向的线路负荷有4060 kW,力率均在068左右,根据当地负荷特点(24 h连续工作,平均力率水平070,个体私营织布企业生产状况相差不大)和电压状况(电容器投人前电压为398 V),为发挥无功补偿效果,因此在现场将电容器投入方式临时改为按电压(390407 V)投入。电容器投入后电压达到405 V,配变台区下低压网络无功就地平衡,且不存在向10 kV系统倒送无功的可能性。另一台45 kvar电容器补偿装置,因选择的安装地点无耐张杆,无法开断低压线路,安装时临时采用在原低压线路并接一段大截面导线的方式,在其中串人电流互感器,经估算互感器仅测量了70%的线路电流(互感器穿入60 cm120导线并接于50导线上),计人装置的无功负荷仅23 kvar,装置只投入第一组15 kvar电容器,厂家将机内CT变比由实际3005调为4255重新运行后,现场自动投入第二组30 kvar电容器。投入前力率为068,投入15 kvar后力率为093,投入30 kvar力率提高到099。通过将自动补偿装置内CT变比修正后,二次电流更接近负荷情况,从而使电容器组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24 XCJ1型智能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XCJ1型智能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采用TPM2000型配电监控仪作为电容投切的控制器,功能比较多,可测量低压线路的电压、电流(包括零序电流)、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流总畸变率、频率、有功无功电度,能够统计日最大最小电流、电压、功率及出现时刻,并统计整点各相的电压、电流、功率、力率等参数和电容器投切次数,可储存2个月的资料,电容器可分相投入

  经过数月的实际运行观察,通过读取的有关数据分析,XCJ1型智能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运行效果良好。我们将一台60 kvarxcJ1型补偿装置安装在距变压器(177408号杆,200 kVA)95 m处的一条支路上,低压导线型号为LGJ50,电容器投运前,相电压195205 V,每相电流110120 A,三相功率约50kW,功率因数070。电容器投入运行后,发现电容器每天投切812次,绝大部分时间是45 kvar投入运行,相电压提高到210220 V,功率因数提高到09095,电流降低了20 A,每月可降低400 v线路损耗约300 kW·h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无功补偿  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