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程项目的特点,对建设工程施工网络计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合理的、优化的、系统的网络计划才能够保证整个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三大控制目,进度、成本、质量相互依存,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目前常用的网络优化计划都是通过对工期、资源、费用单目标进行优化,一个理想的网络优化计划应该同时达到工期最短、成本最低、工程质量最优以及资源分布均衡,因此,网络优化的实质应该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问题,强调单一目标最优的方案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一个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等)是有一定限度的,如何充分合理而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是提高工效的有力保障。在网络计划的工期费用优化模型中,寻求的是在某一时间点下,使工程总费用最低,其寻求的最优目标是工程的总费用;在网络计划的质量模型中,假设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各工序的相对质量是按直线关系变化的,综合各工序的相对质量值,得出整个工程的质量值。用该质量相对值来反映该网络计划所应用工程的工程质量,它是以工程质量为最优目标的。这样得到的结果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在建立网络模型的过程中,仅考虑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工序的持续时间,而不考虑资源问题是不可行的,在初始网络计划形成之后,必须针对资源供应的可行性进行资源优化,其目的是,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寻求完成计划的最短工期,或者在规定工期条件下,力求资源均衡消耗。应该利用多属性效应,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的工期-成本-质量综合网络优化计划,得到最满意的决策方案和多个近似满意的备选方案,作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控制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水电建设项目条件复杂、环境变化多、工期较长、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但只要把握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的关键,遵循主动地、动态地控制投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水电项目的投资控制中的“三超”现象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和实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石建业:浅谈工程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10期.
[2]邓力争 陈福顺:水电站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及质量目标控制方法[J],广东建材,2008年11期.
上一篇:电子膨胀阀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