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基础电工基础摘要3 正文
电工基础摘要3

电工基础摘要3

点击数:7497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6:20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基础
“照明与动力用配电方式专利,其内容就是将变压器用于配电,当时所用的变压器是磁路开放式变压器。  西屋引进了吉布斯的变压器,经过研究,于1885年开发出了实用的变压器。  此外,在此前一年的1884年,英国的霍普金森制成了闭合磁路式变压器。  (4)电力设备和三相交流技术  两相交流电是用四根电线输电的技术。德国的多勃罗沃尔斯基在绕组上想出了窍门,从绕组上每隔120度的三个地方引出抽头,得到了三相交流电。1889年,利用这种三相交流电的旋转磁场,制成了功率为100W的最早的三相交流电动机。  同年,多勃罗沃尔斯基又开发出了三相四线制交流接线方式,并在1891年的法兰克福输电实验(150VA三相变压器)中获得了圆满成功。  8.电子电路元器件的历史  当代,是包括计算机在内的电子学繁荣昌盛的时代,其背景与电子电路元器件由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电子管  电子管是沿着二极管-三极管-四极管-五极管的顺序发明出来的。  二极管:前面曾经讲过,爱迪生发现了电灯泡灯丝发射电子的爱迪生效应。1904年,英国人弗莱明受到爱迪生效应的启发,发明了二极管。  三极管:1907年,美国的福雷斯特发明了三极管。当时,真空技术尚不成熟,三极管的制造水平也不高。但在反复改进的过程中,人们懂得了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终于拉开了电子学的帷幕。  振荡器也从上面所讲过的马可尼火花装置发展为三极管振荡器。三极管有三个电极,阳极,阴极和设置在二者之间的控制栅极,这个控制栅极是用来控制阴极所发射的电子流的。  四极管:1915年,英国的朗德在三极管的控制栅极与阳极之间又加了一个电极,称为帘栅极,其作用是解决三极管中流向阳极的电子流中有一部分会流到控制栅极上去的问题。  五极管:1927年,德国的约布斯特在阳极与帘栅极之间又加了一个电极,发明了五极管。新加的电极被称为抑制栅。加入这个电极的原因是:在四极管中,电子流撞到阳极上时阳极会产生二次电子发射,抑制栅就是为抑制这种二次电子发射而设置的。  此外,1934年美国的汤绿森通过对电子管进行小型化改进,发明了适用于超短波的橡实管。  管壳不用玻璃而采用金属的ST管发明于1937年,经小型化后的MT管发明于1939年。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电工  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

上一篇:电工基础摘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