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对保护和测控装置出口回路的监视和闭锁
加强对遥控和保护回路的出口异常状态监视和必要的自动闭锁功能。在保护出口前,可以利用几个并行接口的不同位,使CPU必须多执行几条指令才能构成跳闸条件,这样可以避免误动;遥控对象、执行等继电器在执行命令尚未下达的情况下,其常开触点不允许闭合,并对其触点进行监视;一但触点状态不正常,能及时报警并自动闭锁执行回路。
3.4从系统电路设计和结构形式上提高可靠性
微机保护和测控装置可以采用单CPU、双CPU备用方式以及多CPU方式。采用单CPU的系统,一旦此CPU出故障,则全套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而若采用双CPU系统,尽管双CPU互为备用,但如果外围电路没有备用,这种系统的可靠性也不高,目前许多综合自动化小厂家均采用这种模式。最可靠的模式是采用多CPU分层控制系统,把保护和测控装置分成各个功能单元,每个功能单元独立工作,互不干扰,当某一回路的单元部件发生故障时,可整体更换,而不影响其它回路的正常工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从装置的整体设计上考虑可靠性,安装于现场的“四合一”装置机箱宜采用竖式结构。
3.5防止人为失误措施
当人在大脑疲劳或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发生误操作。对于那些绝对不允许误操作的地方,设计时应考虑预防措施,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地正确操作。例如对断路器的分合闸,必须在硬件、软件上进行多重校验,对于一些定值的设定以及重要参数的修改,在硬件上应设有操作锁,操作时必须打开规定的操作锁方可操作。
4结语
本文所述的各种抗干扰措施是在总结近年来开发的综合自动化产品的基础上,并结合现场实际运行经验得出的,以望对综合自动化产品的开发研制人员及现场运行维护人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变电站TV二次电压不平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