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特性都必须是在选择现场总线标准时设计人员所必须要考虑的。
(4) 设计观念的限制。我们一直强调在电厂应用的控制系统必须已有在2台同类型机组3年以上的成功应用业绩。需知现场总线技术已发展了十多年,支持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设备已经基本成熟,且在石化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由美国电力研究院主持编制的核电厂用户要求文件UDR中已将现场总线作为核电厂控制系统的选项,这对我们在火力发电厂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应有所启示。
(5) 缺乏合理的设计周期。现在大多数电厂的工程设计周期被大大压缩,因此从设计院来讲能按常规方案完成设计已经是十分紧张。
(6) 对于设计人员缺乏创新的机制和动力。在工程中应用新技术总会有一定的风险,这需要设计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调研和方案论证,但现实往往是对应用新技术的研究没有额外的投入,尤其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也并无特别的奖励机制。
5.电厂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目标和对策
尽管到目前为止市场和工程实践中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供电厂使用,但不代表我们在现场总线技术方面无所作为。只要我们认清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的真正目的,克服制约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的应用障碍,我们就能让现场总线技术为电厂自动化和信息化发挥积极的贡献。
首先,我们必须在电厂自动化和信息化方案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避免陷入为现场总线而现场总线的误区。应将降低电厂生命周期成本和以合理的投资建设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和企业管理体系作为投资方、建设单位和设计院共同追求的目标。基于这样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我们将会实事求是地研究现有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带给我们的自动化和信息化产品,构建电厂监控和信息管理系统。
在电厂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规划过程中,依然要结合电厂各工艺和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最合适的现场总线标准和检测、控制装置。不应强求在全厂统一应用一种现场总线标准,全厂统一为一种现场总线标准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在监控层和信息管理层,以太网和
OPC协议、交换机、网关等工业IT技术已经提供了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技术。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技术 电力能源,应用领域 - 电力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