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影响“路线”
其实,数字家庭在国内推广已有数年,广东、江苏等地区也进行了试点,但由于涵盖范围偏窄,业务交叉能力弱等原因,市场规模并没有得到根本突破。
自去年三网融合的政策出台后,数字家庭有了不同网络、不同设备相互整合的可能。
按照孙玉院士的思路,基于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首先要完成家庭内部网络的融合,即家庭内部整合成一张网,再通过这张网与家庭外部的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进行对接,三网融合变成了四网融合。
“我们较早提出了构建家庭网络的想法,以局域网作为家庭网络的技术体制。目前存在各种各样实现局域网的技术可行方案,基于家庭电力线的家庭局域网备受关注。好几家企业将以电力线作为家庭局域网的主线,但还需要深入研究和充分试点。可能在两三年内解决家庭网络技术问题,形成国家标准。”孙玉说。
在网络融合的基础上,数字家庭业务范围将更广。“数字家庭的基本特征是业务影响技术路线,决定商业模式。”中电标协数字家庭互动应用标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陈任表示,“我国应明确提出以应用服务为导向的数字家庭发展模式,鼓励多形态跨平台跨终端的数字家庭业务开展。”
“基于三网融合时代竞争的考虑,我们会提供以满足电脑、电视和手机等多屏需求为主的应用。”华数集团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CEO励怡青表示。
按照励怡青的理解,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电脑、电视、手机等数字家庭中的硬件产品并不会成为发展重点,融合性业务、智能化管理是数字家庭的重中之重。
在新业务的拓展上,闪联似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闪联决定开源,让更多的软件商开发基于闪联标准的各种应用。
“数字家庭要发展,不但需要同一类产品间打破封闭,用开放的心态共享企业研究成果,还需要不同类别的产品有统一的、可以满足多屏互动的应用程序。”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产品研发总监王刚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