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子学习家电综合知识走出家用电冰箱选购使用的盲区与误区 正文
走出家用电冰箱选购使用的盲区与误区

走出家用电冰箱选购使用的盲区与误区

点击数:7693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3:1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家电综合知识

    1.总容积弃大,一次投资省

    从售价看,总容积小30升,首次投入即可省300~450元。近期从商业渠道反馈的销售信息所表明的情况却并未如人意,容积大于250升的家用电冰箱是很难推销,仅占总销量的约10%左右,而最适销的是200升上下的电冰箱,占总销量约62%。

    事实上,家用电冰箱容积大小的确定还与各地的气候、饮食习惯以及食物采购的方便程度密切相关。商业网点和副食品集市布置越是发达、越是喜食新鲜食品的地区,其对电冰箱的容积需求却反而越小。南方气候炎热的城市居民家庭,一般所需求的电冰箱容积其实并不大。

    2.冷冻室避大,使用费用省

    家用电冰箱的容积小30升,小在哪里却有讲究。电冰箱冷藏室容积相差30升,其耗电量基本不变。但小在冷冻室上,却可节省电耗约0.2kWh/24h,折算成金额,则使用寿命周期内共可省支出534.36元(计算方法为:0.2×365×12×0.61(上海市现行电费单价)=534.36元)。与购买时省出的钱两项相加获益近千元。另外,从生活讲质量、饮食要营养的角度讲,食物吃新鲜的好。冷冻食品不应久存,否则食品营养成分损失就多。家用电冰箱的冷冻室不应成为食品超市冷库的延伸,一般家庭更不需要如此的小型“冷库”。居民家用电冰箱的冷冻室只要满足少量冷冻食物的储存和周转即可。因此,家用电冰箱的冷冻室的容积显然不必贪大。

    六、 抗菌功能 更待证实

    近来,家用电冰箱市场刮起了一阵抗菌风。形形式式的抗菌家用电冰箱相继登场,由于现行家用电冰箱的产品标准无法对此——“新生事物”作出判定和考核。有说抑菌的,也有说杀菌的,更有模棱两可的抗菌。以致说法越来越模糊,概念却越来越不明确。

    1.抗菌主体和抗菌方法不清

    在塑料或其它材料的表面涂层中掺入某些微量元素(有的直接说加入“抗菌剂”),据称能抗菌,但令人疑惑的有两点。首先,抗菌主体不明确,所谓的抗菌抗的是哪儿的菌?是食物中的菌,还是家电产品塑料内胆或涂层表面易产生的霉菌。其次,抗菌方法不清楚。就电冰箱而言,使用习惯告诉我们,食物与内胆一般是不直接接触的,而是通过容器、包裹材料等介质才与内胆接触的。那么,抗菌剂是如何发挥抗菌作用的,是通过物理方法还是化学方法?抗菌家用电冰箱对此交代不清。

    2.抗菌材料有无副作用不详

    有些工程塑料因性能原因,其表面本身就易染上某种细菌微生物。添加一种或几种元素后,使塑料的化学性能更趋稳定,也不排除在其表面或许真能对某种细菌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但对这一新材料的认识是否也有盲区?事物在其两面性,对一些看不见的副作用,是否做过验证试验。是否会在电冰箱内产生新的污染危害?反过来影响到储藏的食物。对化学材料而言,一时不能了解和暂时看不出后果的问题本身就不少。所以,与食物接触、事关健康的化学材料,有待琢磨的东西就更不可有任何的忽视。恳望厂家提供标明出处、令人信服的验证结论。

    3.抗菌时效性不明

    即使抗菌家用电冰箱果真有其宣称的那些抗菌效果,那么,这些“抗菌剂”的抗菌时效又如何?是否能与其产品本身的使用寿命周期同步?对此,谁能证实?

    4.抗菌家电宣传模糊化不行

    抗菌电冰箱的宣传用语有个共同的特点是,喜用定性分析和推论来阐述问题,而无定量分析,更无科学的对比实验数据来佐证。假定掺入的“抗菌剂”真的能对食物中的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那么,应该用验证的结论来为消费者释疑解惑,而不应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和迷惑不解的推论。

    七、 冰箱保鲜 不符习性

    近来,一些电冰箱生产厂家通过在家用电冰箱上设置冰温保鲜室(或称微冻室)和果蔬保鲜室,以满足短期食物储藏的保鲜要求。有的电冰箱的果蔬保鲜室的容积设计的也不小,其声称一次能容得下几十斤水果和蔬菜。冰温保鲜室是专门储藏将冻未冻的食物。这一源于日本的,主要考虑到日本人喜食生鱼片的习惯而开发、设计出的电冰箱。对中国市场而言前景未必看好。因为:首先中国大多数老百姓并没有此一嗜好,而且原先偶尔有这种生食爱好的人,因惧怕水的污染而染上疾病,况且卫生防疫部门也三令五申告诫不许生食鱼、肉等食物以免染上疾病。因此,在日常家庭饮食中,将生的食物放入冰温保鲜室储藏一会后,拿出来就食用的人并不多的。其次,很少有人是早上特意出门将晚上食用的新鲜副食品买好后赶回家放入冰温保鲜室里,使得晚上下班到家即可取出烹饪,以避免食物冰冻后再解冻时营养成分受损。第三,国内有多少家庭有将新鲜的蔬菜买回家后,非要放入果蔬保鲜室里储藏几天后再取出食用的习惯?这是有悖日常生活的习性与逻辑的行为举止。

    由此可见,家用电冰箱总容积大小适中,冷冻室容积适宜,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和有助于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

    八、 倒置冰箱 弊端不少

    通常家用电冰箱的冷冻室、冷藏室的设置是冷冻室在上,冷藏室置下。但近期市场上却出现了一种倒置形式的家用电冰箱,即将传统形式的家用电冰箱上下倒置,将冷冻室置下,冷藏室移上,据说是为了减少用户弯腰和下蹲的次数,而减少消费者的“劳动强度”,不能说不诱人。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将冷藏室、冷冻室一倒置,有些问题也就给倒了出来。

    无论直冷式,还是间冷式的倒置式家用电冰箱,现在大多喜将下置的冷冻室设计成抽屉形式的。有明抽屉型的,也有打开箱门才能看见的暗抽屉型的。这种设计据说是为了便于冷冻食物的分隔存放和存取冷冻食物时因只需暴露部分冷冻空间而避免大量冷气的外逸(更有把此一特点宣传成能省电的)。但这种设计对消费者而言,有一个难以察觉的问题,那就是有效冷冻空间会有所损失。抽屉型冷冻室的标称容积和消费者实际能使用到的有效容积之间将无可避免地会存有一个差额。目前来看,这个差额大的已不低于冷冻室总有效容积的10%。作为家用电冰箱的生产厂家,不愿标小有效冷冻空间,因为这将会影响家用电冰箱的销售定价。事实上,只要不违反家用电冰箱的现行国家标准,哪个家用电冰箱的厂家不想用足政策?但这对消费者来讲却是有失公允的,因为花钱买来的标称(即名义)冷冻空间和实际使用的冷冻有效空间本不相符。

    冷冻室下置的另一个问题在家用间冷式电冰箱上尤为突出。为了达到一定的冷风循环量,间冷式电冰箱风扇电机的运转速度就得比一般传统形式的家用间冷式电冰箱冷冻室上置的风扇电机转速提高约10%。电机转速一高,噪声势必增大,加上较长的风道设计,还会产生许多令用户心烦意乱的共鸣噪声。

    倒置式间冷式家用电冰箱又一个易被忽视的使用问题是:当市网电压波动时,所有的家用电冰箱上部的冷藏室会显得不够冷(特别是夏季用电高峰时)。因为间冷式电冰箱箱内强制输送冷风循环的电机,采用的是一种单相罩极式电机,这种电机对市网电压的波动较为敏感。当市网电压下降10%时,其转速亦会相应下降10%左右,这就易造成箱内冷风循环量明显不够而导致冷藏室箱内温度偏高。

    传统形式的家用电冰箱看上去或许有些俗不可耐,但它毕竟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所遇到过的问题大都也已解决了,超凡脱俗地创新本身不是件坏事,但首先不应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其次,不应增加使用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九、 辅助功能 并不实用

    家用电冰箱的必要功能是能够制冷而用以冷藏或冷冻食物。除此之外,都是辅助功能。如箱外显示箱内温度、箱外调节箱内温度、电冰箱会自动制冰、电冰箱的门体上饰以图画等等。这些辅助功能的拥有,势必其生产成本就要增加,到头来必然会通过售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再说,此类辅助功能对日常生活又会带来什么呢?中国人很少有平时(就餐以外的时间)饮酒的习惯,来人来客素以茶相待,远未养成用酒加冰块招待客人的生活习性。那么,每天可自动制出的几十块冰,对一般家庭又有什么实用性意义? 再有,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电冰箱的温度一年也无需多次调整,所以箱内箱外调温区别不大。电冰箱的温度也无需跟踪,故箱内温度从箱外显示实无必要。

    另外,那种门体带幅画的,只是一种观赏性功能,让人一看就是十几年。天天看一幅画能不生厌?最关键的是辅助功能多的电冰箱,其能耗相应就高,其故障概率也高,这有时也会给人增添不少烦恼。

    十、 品牌确定 如何定夺

    笔者曾对选购某一品牌电冰箱的消费者作过调查与统计。结果分为三类:一是原先用过该品牌其它产品,质量不错,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二是不考虑任何问题,仅被产品外观设计所打动;三是跟着广告走、跟着促销宣传走。如果讲第一类消费者决策尚有点事实基础的话,那第二、三类消费者则多少有些盲目。其实,第一类消费者的决策也欠科学。一个品牌下面有多种产品,有一种较佳、或许还是首屈一指的,这不奇怪,而个个都是一流的,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在选择具体家电商品的品牌时,多考虑一些生产单一产品的电器。长期、重复生产一个电器,多少还是有些经验教训被吸取的,并转换在其产品的更新换代之中。在确定品牌上,还是多作些理性思考好,想当然或跟着广告走都不明智,广告中夸大事实的自我吹嘘和“亲切、可人”的服务承诺,常富含着“噱头”。请多多留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电冰箱  家电综合知识电子学习 - 家电综合知识

《走出家用电冰箱选购使用的盲区与误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