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 危险指数:二级
冰箱里的食品变质后,我们一般都会注意到,因为它会发出难闻的气味,而且食品颜色会改变。但是冷冻室里发生的变坏我们很难观察到。冷冻食品,尤其是冷冻肉,我们会放在冰箱里几个月忘记吃。对一些食品来说,这并没什么,但是有些食品放的时间太长,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大部分人认为,如果食品冻结成冰,就不会变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零摄氏度以下的环境里,细菌还具有活力,只是体内代谢更慢。家用冰箱的冷冻室达到零下18摄氏度才比较理想,不过即使这样,也要特别注意食品的最长储存时间。
■农药残留 危险指数:一级
这些化学物质的好处可能远远超过了它们的危害。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忽略一些农药残留,尤其是用来防止水果和蔬菜病虫害的一些有机磷酸酯。虽然水果和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浓度,几乎都处在不能对我们造成危害的范围内,但是在吃它们之前认真清洗还是很有必要的。要知道,有机农业使用的“天然”肥料、杀虫剂和除草剂,可能比常规农业使用的人造化合物毒性更大。
■清洁剂 危险指数:三级
次氯酸钠液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清洁剂和漂白剂。人们都知道,吞下漂白剂会中毒,它能灼伤或者使皮肤和眼睛发炎。但是人们可能并不清楚,当漂白剂与特定清洁剂混合后,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大,尤其是那些含有氨、过氧化氢或酸的清洁剂。它们产生化学反应后,会释放出大量致命化学物质氨和三氯化氮(一种炸药)。
■抗菌产品 危险指数:三级
“抗菌”产品的销路很大,这些产品主要针对那些认为身边每个角落都隐藏着细菌的人。菜板和厨房抹布可能沾满了这些化学物质,尤其是三氯苯氧氯酚,据说它的杀菌作用可达99%。
不过它存在三个问题。首先,动物实验发现,三氯苯氧氯酚可引起激素问题。其次,没被杀死的那1%的细菌会变得耐药性更强,它们会在几小时内迅速分裂、复制,取代其他更加虚弱的细菌。第三,有假设认为,在成长阶段我们的孩子接触的细菌太少,这也是目前得哮喘和湿疹等自身免疫疾病的人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保持物体清洁,但是要注意用量不要超过最大限度。
■水池下的橱柜 危险指数:三级
在厨房水池下的橱柜里一般都能找到大量有害化学物质。洗涤剂、消毒液、光泽剂、苛性钠、其他碱金属和脱脂剂,所有这些物质都具有潜在的致命危险,尤其对小孩产生的影响更大。为了安全起见,要安装儿童安全门,把空瓶子及时扔出去,而且不要把食品与这些化学物质放在一起。
家用电器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部分家用电器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散发出辐射,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下面我们来历数家电辐射的六大元凶。
元凶一:电视辐射
罪行解析:电视机是使用最为频繁的家电。如果做一个小小的试验,消费者在看电视前先用清水洗脸,然后打开电视机连续看一两小时。之后,照镜子看自己的脸,会显得有点发暗。如果用一块白色的湿巾擦脸,会留下一层黑色的东西,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空气中的灰尘受电视辐射的影响而粘附在脸上。电视辐射能导致脸上长色斑。辐射评测报告表明,液晶电视、背投电视辐射最小,等离子电视稍好一点,传统显像管电视CRT辐射最大。
防护之道:在显示屏上贴张保护膜或者滤光膜;看电视时间不要连续超过两小时;看完电视洗洗脸,及时地清理面部皮肤吸收的辐射物质。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蛋白质的食物;多饮茶,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有利于吸收与抵抗放射性物质。此外,在家里种植仙人掌、仙人球等可以吸收电磁辐射的植物、在电视机前放些竹炭等吸波材料对于减少电视辐射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元凶二:微波炉辐射
罪行解析:微波炉既方便,又实惠,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理想烹饪工具。但微波炉一旦开始工作,就要通过释放微波产生能量来加热食物,据辐射测评报告,微波炉的电磁辐射是其他家电的几倍。微波炉所产生的微波辐射伤及器官而人无感觉,低强度微波对胎儿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高强度微波更严重,可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胎。
防护之道:怀孕期间孕妇尽量不要接近微波炉;微波炉运转时,不论成人还是小孩,尤其是孕妇,均不要站在旁边,人离微波炉至少1米以上;最好在微波炉停止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开启微波炉;建议正确使用微波炉防护罩。
元凶三:冰箱电子雾
罪行解析:很多人喜欢将冰箱放在客厅里,其实这是非常不科学的,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释放出来会形成一种电子雾,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生理功能。据专家介绍,冰箱运作时,后侧方或下方的散热管线释放的磁场最大,高出前方几十甚至几百倍。此外,冰箱的散热管灰尘太多也会对电磁辐射有影响,灰尘越多电磁辐射就越大。
防护之道:冰箱要放在厨房等不经常逗留的场所;尽量避免在冰箱工作时靠近它或者存放食物;经常用吸尘器把散热管上的灰尘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