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子学习基础知识综合其他变电运行现场技术知识问答 正文
变电运行现场技术知识问答

变电运行现场技术知识问答

点击数:7609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3:1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综合其他

    1. 什么叫管理线损和理论线损 ? 影晌线损的因素有哪些 ?

    答 :理论线损是指在输送和分配电能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损失 , 是由当时电力网的负荷情况和供电设备的参数决定的 , 这部分损失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出。

    管理线损是指电力网实际运行中的其他损失和各种不明损失。例如由于用户电能表有误 t 差 , 使电能表的读数偏小 ; 对用户电能表的读数漏抄、错算 , 带电设备绝缘不良而漏电 ; 以乡及无表用电和窃电等损失的电量。

    影响线损的因素 : 管理制度不健全 , 运行方式不合理 , 无功补偿配置不合理 , 网络结构不合理。

    2. 与线损管理和线损指标有关的小指标有哪几种 ?

    答 :(1) 母线电量不平衡率。

    (2) 月末及月末日组点抄见电量比重。

    (3) 电能表调节前合格率、效验率、轮换率、故障差错率、电量差错率。

    (4) 变电站站用电指标完成率。据

    3. 从组织电力网的运行方式着手 , 有哪些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 ?

    答 :技术措施有 : 适当提高电力网的运行电压水平 , 组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 调整用户的负荷曲线 , 合理安排检修。

    4. 降低线损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

    答 :(1) 减少变压器的台数。

    (2) 合理调整运行变压器台数。

    (3) 调整不合理的线路布局。

    (4) 提高负荷的功率因素 , 尽量使无功功率就地平衡。

    (5) 实行合理的运行调度 , 及时掌握有功、无功负荷潮流 , 以做到经济运行。

    (6) 采取措施减少无功损失。

    5. 什么叫电压损耗 ? 什么叫电压降落 ? 什么叫电压偏移 ?

    答 :电压损耗 : 指输电线首端和未端电压的绝对值之差。

    电压降落 : 指电力网任意两点电压的向量差。

    电压偏移 : 指在电网中某点的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的代数差。

    6. 电力系统暂态过程有几种形式 ? 备有什么特点 ?

    答 :电力系统的暂态过程有三种形式 : 即波过程、电磁暂态过程和机电暂态过程。 波过程是运行操作或雷击过电压引起的过程。这类过程最短暂 ( 微秒级 ), 涉及电流、 电压波的传播。波过程的计算不能用集中参数 , 而要用分布参数。

    电磁暂态过程是由短路引起的电流、电压突变及其后在电感、电容型储能元件及电阻型耗能元件中引起的过渡过程。这类过程持续时间较波过程长 ( 毫秒级 ) 。电磁暂态过程的计 算要应用磁链守恒原理 , 引出暂态、次暂态电势、电抗及时间常数等参数 , 据此算出各阶段短路的起始值及衰减时间特性。

    机电暂态过程是由于大扰动引起发电机输出电功率突变所造成的转子摇摆、振荡过程。 这类过程既依赖于发电机的电气参数 , 也依赖于发电机的机械参数 , 并且电气运行状态与机 械运行状态相互关联 , 是一种机电联合的一体化的动态过程。这类过程的持续时间最长 ( 秒 级 ) 。

    7. 电力系统有哪些大扰动 ?

    答 :电力系统大扰动主要指 : 各种短路故障、各种突然断线故障、断路器无故障跳闸、非同期并网 ( 包括发电机非同期并列 ); 大型发电机失磁、大容量负荷突然启停等。

    8. 什么叫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 电力系统稳定共分几类 ?

    答 :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 , 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或者凭借控制设备的作用过渡到新的稳定状态运行 , 即所谓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的稳定从广义角度来讲 , 可分为 :

    (1) 发电机同步运行的稳定性问题 ( 根据电力系统所承受的扰动大小的不同 , 又可分为静态稳定、暂态稳定、动态稳定三大类 ) 。

    (2) 电力系统无功不足引起的电压稳定性问题。

    (3)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不足引起的频率稳定性问题。

    9. 各类稳定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答 :(1)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扰动后不发生非周期性失步 , 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

    (2) 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是指系统在某种运行方式下突然受到大的扰动后 , 经过一个机电暂态过程达到新的稳定运行状态或回到原来的稳定状态。

    (3) 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不发生因振幅不断增大的振荡而失步。主要有 : 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机电搞合的次同步振荡、同步电机的自激等。

    (4) 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是指电力系统维持负荷电压于某一规定的运行极限之内的能力。它与电力系统中电源配置、网络结构及运行方式、负荷特性等因素有关。当发生电压不稳定时 , 将导致电压崩溃 , 造成大面积停电。

    (5) 频率稳定是指电力系统维持系统频率于某一规定的运行极限内的能力。当频率低于某一临界频率 , 电源与负荷的平衡将遭到彻底破坏 , 一些机组相继退出运行 , 造成大面积停电 , 也就是频率崩溃。

    10. 保证和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措施有哪些 ?

    答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稳定性 , 其基本性质表明 , 静态储备越大则静态稳定性越高。提高静态稳定性的措施很多 , 但是根本性措施是缩短 " 电气距离 " 。主要措施有 :)

    (1) 减少系统各元件的电抗 , 尤其是减小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电抗 ( 采用分裂导线 ) 。

    (2) 提高系统电压水平。

    (3) 改善电力系统的结构。

    (4) 采用串联电容器补偿

    (5) 采用自动调节装置。

    (6) 采用直流输电。

   



www.55dianzi.com

    11. 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

    答 : 提高静态稳定性的措施也可以提高暂态稳定性。此外 , 提高暂态稳定性的措施可分为三大类 : 一是缩短电气距离 , 使系统在电气结构上更加紧密 ; 二是减少机械与电磁、负荷 1 与电源的功率或能量的差额 , 使之达到新的平衡 ; 三是在稳定破坏时 , 采取措施限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 如系统解列 ) 。提高暂态稳定的具体措施有 :|

    (1)继电保护实现快速故障。

    (2)线路采用自动重合闸

    (3) 采用快速励磁系统。

    (4) 发电机增加强励倍数。

    (5) 汽轮机快速关闭汽门。

    (6) 发电机电气制动。

    (7) 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

    (8) 长线路中间设置开关站。

    (9) 线路采用强行串联电容器补偿。

    (10) 采用发电机一变压器一线路单元接线方式。

    (11) 实现连锁切机。

    (12) 采用静止无功补偿。

    (13) 系统设置解列点。

    (14) 系统稳定破坏后 , 当条件许可时 , 可以让发电机短期异步运行 , 尽快投入系统备用电源 , 然后增加励磁 , 实现机组再同步。

    12. 什么是动稳定 ?

    答 :动稳定是指电气设备抗短路电流的冲击能力。如果短路电流越大 , 其所产生的电动力就越大 , 通常电动力与短路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13. 什么是热稳定 ?

    答 :热稳定是指电气设备耐受短路电流产生热效应的能力。在选择电气设备时 , 要进行热稳定校验 , 如果其能够经受得起短路电流的热作用 , 则称其是热稳定的。

    14.发生全站失压事故主要原因有哪些 ? 有何特征?

    答 : 发生全站失压事故主要原因有 :

    (1) 单电源进线变电站 , 电源进线线路故障 , 线路对侧 ( 电源侧 ) 跳闸。电源中断或本站设备故障 , 电源进行对侧 ( 电源侧 ) 跳闹。

    (2) 本站高压侧母线及其分路故障 , 越级使各电源进线跳闸。

    (3) 系统发生事故 , 造成全站失压。

    (4) 严重的雷击事故及外力破坏。

    全站失压的特征有 :

    (1) 站内交流照明全部熄灭。

    (2) 各母线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均无指示 ( 监控系统电气运行参数无显示 ) 。

    (3) 运行中的变压器元声音。

    (4) 继电保护装置发 " 交流电压回路断线 " 、 " 高频收信 " 等信号。

    (5) 站内多台断路器跳闸。

    (6) 故障录波器、远切等自动装置动作。

    需要指出 , 当所有指示一次设备运行的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均元指示 , 且同时失去站用电时 , 才能判定为全站失压。

    变电站全站失压时 , 由于失去了站用电源 , 因此 , 直流系统失去浮充电源 , 蓄电池开始放电。

    15. 电气运行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

    答 : 电气运行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满足用电需求 , 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16. 什么是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 ?

    答 :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 , 是指电气主接线中电气元件实际所处的工作状态 ( 运行、备用、检修 )及其连接方式。

    17. 什么是正常运行方式、事故后运行方式和特殊运行方式 ?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技术  知识  综合其他电子学习 - 基础知识 - 综合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