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各部件及管道均可采用可拆式联结,压缩机也是开式结构,而制冷剂的渗透能力很强,因此制冷系统的泄露是不可避免的。据统计70%-80%汽车空调故障都是有泄露引起的,因此检漏作业在汽车空调作业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常用的检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检漏仪器检漏
检漏仪器检漏是汽车空调检漏作业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检漏手段,即用卤素检漏灯或电子卤素检漏仪对制冷系统各部件或连接管路进行检漏。采用检漏仪检漏的前提是制冷系统管路内必须有一定的压力(98-294Kpa)的制冷剂,因此在进行检漏作业前,应适量加入一定量的制冷剂(对于轿车空调来说,在抽真空作业进行完成后,从高压侧注入200g左右的液态制冷剂即可),或不放出系统内的原有的制冷剂以备检漏之用。
需要重点检漏的部位主要有:
拆修过的制冷系统部件及各联结部位。
b.压缩机轴封、前后端盖密封垫、检修阀和过热保护器。
c.冷凝器散热片及制冷剂进出联结管口。
d.制冷系统各管路及联结部位。
二.肥皂泡沫法检漏
当没有检漏设备时,可利用肥皂水对可能产生部位进行直接检查,方法是通过歧管压力计给系统内充入784-1172Kpa的干燥氮气,然后把肥皂水或其它起泡剞涂在需要检查的部位,如各联结头焊缝等,若发现有排气声或吹出肥皂泡,则说明该出有泄露。如果没有氮气瓶,也可以充入一定压力制冷剂进行检漏,但这造成制冷剂的浪费。这种方法简单、实用、安全,尤其适用检漏灯不宜接近的部位,但灵敏度差,操作完毕后应清除干净。
三.着色法
将某种颜色的染料加入制冷剂中并随着制冷剂一起在管路中循环流动,当系统管路或部件发生泄露时,加入的染料也随之渗漏出来并粘在泄露部位使之变色,通过观察制冷系统管路和部件的颜色,就能很容易地发现泄露部位。
四.真空保压法
在抽真空作业完成之后,不要急于加注制冷剂,而是保持系统真空状态一定的时间(一般数十分至数小时)后,观察歧管压力计的低压表真空度是否发生变化。如真空指示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系统无泄露;如真空指示回升,则说明系统有泄露。这种方法只能判断系统有无泄露,而无法具体指示泄露部位,因此只用于加注制冷剂前的初步检查。
五.从高压侧注入液态制冷剂
(1)抽真空作业完成后,将中间注入软管从真空泵上下,改接到制冷剂注入阀接口上,装好制冷剂罐并用注入阀打开制冷剂罐,然后与歧管压力计相连接的中间软管接头稍微松开一些,
直到听到嘶嘶的声音后再拧紧,一排出中间注入软管中的空气。
(2)打开歧管压力计高压侧手动阀,制冷剂便丛高压侧注入软管进入系统高压侧,这时观察低压表指针是否随高压表指针一起升高,若低压表指针不回升或回升很慢,说明系统内部有堵塞,应停止充注并进行检修。若低压表指针随高压表一起正常回升,可将制冷剂罐倒立,使制冷剂呈液态进入系统。注入规量的制冷剂后,关闭高压侧手动阀后,即可进行检漏或试运行。
(3)从高压侧注入一定量的液态制冷剂(一般为200g左右)
一般在抽真空后,初步检漏之前进行,以使制冷系统有一定量的制冷剂并保持一定的压力,便于用卤素检漏仪进行检漏作业。另外应注意,采用这种方式充注制冷剂时,不允许打开歧管压力计的低压手动阀,也决不允许运转压缩机,否则有造成制冷剂罐爆裂的危险。
(4)从低压侧注入气态制冷剂
气态制冷剂一般从制冷系统的低压侧注入,用于初步检漏后充足制冷剂量或给系统补充制冷剂,其加注方法如下:
1)将歧管压力计联结于制冷系统检修阀上,中间注入软管与制冷剂注入阀和制冷剂罐联接好。
2)起动发动机并使之保持在1500-2000r/min转速下运转,接通空调
A/C开关使压缩机工作,鼓风机以高速运转,温度调节推杆或旋钮调至最大冷却位置。
3)用注入阀打开制冷剂罐并保持罐体直立,缓慢打开歧管压力计低压手动阀,气态制冷剂便由制冷剂罐经注汝软管、低压检修阀被压缩机吸入制冷系统低压侧,同时调节低压策手动阀开度,使低压表读数不超过411.6Kpa。并加快充注速度,可将制冷剂罐直立放在温度为40℃左右的温水中,以保证制冷剂罐内的液态制冷剂有一定的蒸发速度。
4)充注完毕后,关闭歧管压力计低压侧手动阀,关闭注入阀,关闭空调A/C开关和鼓风机开关,让发动机熄火,卸下歧管压力计即可。
本文关键字:汽车 空调制冷 维修技术,维修资料 - 维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