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存储器与cPu之间不能通讯,所有数据报废,致使CPU不开机或死机。
这时的存储器既不属于物理损坏(因为重写数据后正常),也不同于空白存储器(换空白存储器后故障现象不同)。这种情况很少,但我在维修彩显时曾遇数例。
(5)边缘型软件故障和疑似软件故障。
如彩电进入了童锁状态或旅馆状态,需要输入解除密码(顺次操作某些按键)方可解决,否则只能换存储器。某些机型易出现模拟量控制只能在0、中间值、最大值之间调整的异常现象,这是由于误进了工厂调试状态,往往通过遥控关机即可消除。这三种边缘型软件故障多是按键漏电和乱摁按键造成的。有的是键控矩阵电路出故障引起,维修时需注意更换或清理按键和遥控器。有的机型操作设计繁琐,用户容易把功能操作搞错,造成看似大毛病的异常现象。例如,海信TC2566D型彩电(TB1238机芯),换存储器后开机搜台等功能正常,但关机后再开机,原存节目消失,而且左右调整菜单按键失灵。再换存储器仍然如此。此现象看似软件故障,需换厂家存储器。其实不是毛病。也无需进总线,只要将调整菜单中的“锁定全清”项设为“开”然后重新搜台即可。
9.检修软件故障的便利和难点
检修软件故障的方便之处在于多数无需拆机,只要摁摁按键或换只存储器就解决了。实际上检修软件故障很简单,其主要技术就在于“知道不知道”,技术功底不怎么好的维修员也能够迅速成为调总线的好手。但对于为数众多的街头维修店和维修“游击队”来说,检修软件故障还是有不少难点的,这些难点通常是:
(1)进入总线调整状态的方法和密码花样太多,而资料总是不够及时和充足。部分厂家出于商业目的。将总线调整资料作为“内参”;有些毫无名气的杂牌机也不想让外人调它的总线,这是最主要的难点。而总线中的标识几乎全是英文,多少也是个障碍。
(2)软件故障的实质是数据误码。无法测量,因此,部分维修员对其检修方法不习惯,有的至今仍被总线和软件的神秘阴影所笼罩。
(3)软件故障现象复杂多变,检修经验相对不足。
(4)主要的检修工具——遥控器不凑手。有的用户送修时不带遥控器,还有的使用不合适的遥控器或“万能”遥控器。所以,实际上多数维修员调总线远不像厂家维修员那样轻松,随手拿来遥控器摁摁就行。
(5)因为软件技术涉及面广,且具有突发性、随机性、隐蔽性,故障原因不易查找。
10.对付软件故障的基本策略和战术
虽然检修软件故障难点不少,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对策的:
(1)积极搜集整理总线资料。杂志上、网上、维修软件上“总线调整大全”之类的书籍上都有这类热门资料,但这些资料中重复冗余的内容太多,因此积累资料不必消耗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没必要认真细致地记录和记忆各项数据,只要知道进总线、调总线的方法,记住功能选择等关键项目的数据就可以了。此外,对总线资料最好列个索引或建立分类档案。
(2)与厂方联系,下载总线资料;向厂方维修员靠拢,学习调整经验。
(3)对于稀罕的或调整麻烦暂无资料记录的机型,拆下存储器复制一两只,或抄写到复制器及电脑上作为备案。
(4)尽量预备各种流行机型的原型号遥控器作为调整工具。
(5)一些故障难以判断属“软”或属“硬”。这时,可先换只存储器试试看。最好换上写好该机数据的存储器,条件差的可退而求其次——换只空白存储器也可能有进展。如果换上空白存储器后原来的故障现象消失(可能出现其他故障),就可判定故障为软件所致。有时去掉存储器(断开总线脚即可),故障现象发生关键性变化,我们也能据此有所判断。
(6)找不到进入总线的密码,可拆开遥控器,若其上有未使用的隐藏键,则试接一下。若无隐藏键。再耐心地在遥控编码IC键控引脚之间寻找,每两脚连接一次,说不定就能找到工厂键。对于相当一部分三洋总线彩电,连接LC7461的(2)、(15)脚或(2)、(16)脚,可直接进入总线调整状态。对于总线难进难调的机型,要及时记录下来。
(7)对于总线中不熟悉的项目。调整时要小心,记住原来的数据,最好做笔记。若要调整多个项目,最好将原来的存储器预先复制一块,以防调乱之后不可收拾。
(8)修复软件故障后,必要时应排查软件故障的致因。
例如,遥控器键盘和本机键盘是否漏电、显像管接地线是否牢靠、有无高压打火迹象等。“万能”遥控器或其他后配的遥控器,某一两个键可能使彩电进入总线状态,发现这样的键后,可拆开遥控器。将该按键贴上胶布。
总之,对付软件故障也应该有求简求易和灵活变通的主导思路。例如,进不去总线时,可考虑通过调整电路对付过去,我就经常使用这种“以硬补软”法,感觉轻巧不少;又如,对于先查软件还是先查电路,其实没有一定之规,哪方面容易得手、哪方面的技术拿手,就从哪方面下手。
本文关键字:软件故障 维修技术,维修资料 - 维修技术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的拆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