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时,将负表笔夹在底板(公共地)上,正表笔测量各点电压。测量点应选可疑电路的关键点电压,每测一个电压就使故障范围缩小一点,最后抓住故障点。所谓关键点电压,是指对电视机工作起决定作用的电压。下面介绍彩色电视机测量的关键点及其电压范围,仅供参考。因为每一机型工作电压并不完全相同的。
(1)电源整流滤波后的电压一般在260~31OV之间,开关电源及其负载工作正常时,该电压在1.2~1.3倍的交流电压之间;当开关电源或其负载开路时,该电压将升至根号2倍交流电压。
(2)开关电源的主输出电压一般在105~115V之间,即行输出级的供电之压,个别超出这一范围;如三洋83P系列机芯采用130V供电。有些机型,开关电源也为信号通道,行、场扫描、视放等电路提供供电电压。
(3)行输出级供电电压(即开关电源的主输出电压)在行逆程变压器供电端及行输出管的集电极均可测得此电压。
(4)图象通道、解码电路供电电压一般在12~16.5V之间。因机型不同既可由开关电源直接提供,也可由行逆程变压器提供。
(5)场输出级供电一般在几十至100V之间,差异较大。有的由开关电源提供,也有的由行逆程变压器提供。如,日立NP82机芯由开关电源提供54V电压供电,松下M11机芯由开关电源提供57V电压,凇下M12机芯由行逆程变压器提
供25V电压,北京836、839型等则采用开关电源的115V供电。
(6)视放末级供电一般为180~200V,大多由行逆程变、压器供电,也有部分由开关电源供电。
(7)图象通道的关键测试点是预视放的全电视信号输出端,该点有信号时比无信号时电压下降O.5~lV。收到电视信号时该点电压下降,则说明高频头至预视放这一段公共通道工作正常,无图象故障在预视放之后的亮度通道和末级视放
电路。反之,故障在这一段电路中。这是划分、缩小故障范围的关键测试点。
(8)色度通道关键测试点是消色检波电容上的消色电压,ACC检波电容上的自动饱和度控制电压,手动饱和度控制电压等。消色电压的有无可判断色度逋道,包括副载波恢复电路工作是否正常,ACC电压与手动饱和度控制电压
又可判断控制电路工作是否正常。
(9)行扫描电路的关键测试点是行推动管和行输出管的基极电压。行推动管基极有O.3V左右电压(小于PN结正偏).说明行振荡级工作正常,行输出管基极有-0.03~0.3V电压,说明行推动级以前工作都正常。
(10)其它关键点:场扫描输出电路一般均为OTL放大器,因此输出端电压应为场供电之压的一半,调谐器的调谐电压一般为30V左右;高放AGC电压一般在3.5~8V之间。
电压法除用来测量直流工作点外,还可测量交流电压。电视机的图象信号、伴音信号,行、场扫描的振荡波形,虽然是非正弦信号,但都可用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估测其电压值,以判断信号波形的有无。由于这些信号都含有直流分量,为使万用表只指示其交流成分大小,需在表笔上串联一只O.1μF的电容,以隔断直流成分。有的万用表(如500型)中有测量音频交流电压有效值的dB档,则不需隔直电容,只需将正表笔插在dB插口上就可直接测量了.
3.电阻法
测量电阻是检修电视机故障的又一重要方法.利用万甩表欧姆挡测量电路某点特别是集成电路各脚的对地电阻值,与正常值作比较,可以迅速找出损坏的元器件。电路中的许多元器件都可以用测电阻的方法判断它们的好坏。如集成电路、三极管、二极管、电容器、电阻、电感线圈、变压器等。用电阻法判断元器件好坏,各种维修书籍都作了大量介绍,这里不再介绍。
4.电流法
用电流法检修电视机,不像电压法、电阻法用的那样广泛,它主要用来测量晶体管。集成电路、部分电路及整机工作电流。当晶体管工作电流正常时,其工作也就正常;当负载电流正常时,负载也就没有短路现象。由于测电流时需将万用表串入电路中,比较麻烦。因此有XIE电流的测量就被电压法所取代,如晶体管的电流可由发射板电阻上的电压而近似计算出来。
测量电流时,应注意万用表电流的量程,以防烧毁万用表。
5、仪器法
这是指用示波器或扫频仪对电视机的工作波形或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进行检澍,从而找到故障点的方法。
检修电视机用的示器要要求不离,常用的有同步示波器、通用示波器、脉冲示波器等频带大于5MHz即可使用。示波器可以用来观察视频、色度解码、亮度、矩阵,视未等等电路的信号波形,行、场扫描电路的电压被形,与原理图中给出的波形幅度、周期、形状进行比较,从而找出电路酌故障点。
检修电视机的扫频仪有视频扫频仪和高频扫频仪两种。如BTS-1、BT-3等。它们主要用来测量高频头、图象中放、色度放大、亮度通道、视末,以及伴音中放、鉴频等电路的频率特性、增益等参数,可以用来检修难以判断的故障,调整失调的电视机电路。
仪器法是检修疑难故障时常用的方法。尤其是录浚器在修无彩色故障中更为常用。我们将在具体实例中加以介绍
6.注入信号法
此方法用于检测图象、伴音信号放大电路故障。注入的信号可以由电视信号发生器产生,如高频图象信号、中频图,象信号、视频信号、伴音信号等,可分鄹用来检查公共通道、图象中放、色度解码电路及亮度通遭、伴音通道等电路的工作是否正常。
业余维修中,也可用螺刀、表笔等注入人体感应信号,通过光栅、声音的反应来判断相应电路的工作情况。
注入信号法只能初步划分故障的部位,不能确定具体的故障点。
7.替换法
检修中当怀疑某个元器件损坏而无法完全确认时,印可用替换法,用一规格、型号相同的好元件进行替换试验。如晶体管特性不良,软击穿,行逆程变压器局部短路,高压整流硅堆绝缘不良,集成电路内部损坏,电解电容容量减小,1μF以下电容开路等,用万用表难以测出元件好坏,有的元件测量时是好的,通电后却不能正常工作。替换则是排除这些疑点的最好办法。
替换法除适用于单个元件替换外,还适用于部分电路的一替换。如高频头、独立的通道组件、解码器组件、伴音组件、视放板、开关电源板等,这是划分故障部位的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对于接触不良、虚焊、元件内部开焊、互碰等一类故障,常表现为时有时无。有时一敲即有.再敲则无;有时打开后盖即好,盖上后盖即无。这些故障即是由电路中某点接触不良或短路造成的。找到这类故障点的最好办法就是用绝缘物轻击或摇晃电路板及可疑器佟。在敲击、摇晃中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直至找到故障点。
9.触摸温度法
即用手触摸元器件温度来判断元器件的工作状态,查找故障点的方法。触摸高压元件时应在断开电源时进行,以免发生触电。这种方法常用于以下情况;
(1)晶体管过载,穿透电|流过大,开关管推动不足造成的管耗增大等,均可使晶体管过热。温度升高。
(2)电解电容漏电或介质损耗增大,也会使电容器工作温度升高。严重时,电容器会爆裂。
(3)集成电路内部元件损坏,造成工作电流增大,温度:也会随之升高。
(4)变压器绕组局部短路、漏电、负载过流也会使变压器温升过高。
10.局部加热、冷却法
电视机中热稳定性差的元件,常常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出现故障,而一关机散障就消失了。要检查故障又需等较长时间,检修起来很费时间。热稳定性差的元件,工作时自身温度并不一定升高,用触摸法常检查不出来。
升温法可用小功率电烙铁烘烤被怀疑的元件(不可温升过高),观察故障变化。如工作一段时间后行场同步不稳可用电烙铁烘烤同步分离管(分立件),看是否能出现此现象。如很快出现,则说明该管热稳定性差。
冷却法是在故障出现后,用镊子夹酒精棉冰给可疑元件迅速降温,如故障消失,说明该元件温度特性不良。
11.分区开路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查找短路故障。如整机电流过大,涉及到整机所有部分电路,而加电检查时间又不可太长,因此可以将整机分成几个部分,把每部分开路检查一次整机电流,便可迅速局限短路的部位。
12.短路法
短路法可分为直流短路法和交流短路法。
直流短路即用螺刀、尖嘴钳、导线等.将某元件两端或 某一电路短路,来判断该元件或电路是否工作正常。如伴音一电路末级,用注入人体感应信号的方法已听不到交流声,无
法判断放大器是否工作,则可以将晶体管6结短路一下听扬声器是否有“咔啦声”。又如,电路中的滤波电感或小电阻上的直流压降都很小,为判断其是否开路,都可以将其短路一下,看电视机是否恢复正常。
交流短路法,即用电容器将某级放大器或电路某点对地交流短路。如怀疑某级信号放大器未工作,可用电容将该级放大器6c结短路,既使信号直通,又不改变放大器的直流江作点。如果此时故障消失,说明该级放大器未工作。又如,怀疑声表面波滤波器损坏时,也可用几nF到O.01μF的电容将其入、出端短路,如故障消除,则说明滤波器损坏。再如,当怀疑某级电路发生自激时,可甩电容将该管基极或集电极对地交流短路,如果故障消失,说明该级放大器产生了自激振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电视机 维修技术,维修资料 - 维修技术